“故池歸去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故池歸去雁”全詩
故池歸去雁,春信見何人。
已寫虛堂影,猶鐫守冢麟。
門生與舊吏,將立道傍珉。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太師杜公挽詞五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師杜公挽詞五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組詩詞。這組詩詞表達了對杜公(指杜默)的追思和懷念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一、莫怪沾襟血,無由作吊賓。
不要驚訝我沾染了血跡,沒有機會為你舉行喪禮。
中文譯文:不必驚訝我沾染血跡,無法為你舉行喪禮。
詩意:詩人表達了自己無法為杜公舉行喪禮的遺憾之情。詩中的“沾襟血”象征著杜公的犧牲和殉職,詩人希望人們不要因此責怪他。
賞析:詩人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無法送別杜公的苦悶之情。通過詩中的“沾襟血”,詩人將杜公的犧牲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使人們對杜公的事跡和價值感到敬佩和懷念。
二、故池歸去雁,春信見何人。
古老的池塘歸去的雁兒,春天的消息傳達給了誰?
中文譯文:古池中的候鳥歸去了,春天的消息傳達給了誰?
詩意:詩人借用池塘中歸去的雁兒和春天的到來,表達了對杜公生命的消逝以及他的消息將傳達給何人的思考。
賞析:這兩句詩以寓言和借物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杜公離去的思念和對杜公消息將傳達給誰的疑問。通過描繪故池歸去的雁兒和春天的到來,詩人將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與杜公的生命聯系在一起,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感染力。
三、已寫虛堂影,猶鐫守冢麟。
已經寫下了空堂中的影子,仍然銘刻著守衛冢墓的精神。
中文譯文:已經描繪了空堂中的影子,依然銘刻著守護陵墓的精神。
詩意:詩人表達了對杜公的忠誠和對他守護冢墓精神的稱贊。
賞析:這兩句詩以隱喻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杜公忠誠和守護冢墓精神的贊美。通過描繪“虛堂影”和“守冢麟”,詩人將杜公的形象與守護墓地的精神相結合,彰顯了杜公的高尚品質和不朽價值。
四、門生與舊吏,將立道傍珉。
門徒和昔日的吏員,將在道路旁邊立碑紀念。
中文譯文:門徒和昔日的官吏,將在道路旁立碑銘記。
詩意:詩人表達了自己和杜公的門徒和昔日的吏員將共同紀念杜公的決心和承諾詩意:詩人表達了自己和杜公的門徒和昔日的吏員將共同紀念杜公的決心和承諾,以表達對杜公的崇敬和對他事業的延續的決心。
賞析:這兩句詩展示了詩人與杜公的門徒和昔日的吏員將共同紀念杜公的決心和承諾。通過描繪“門生”和“舊吏”,詩人將杜公的影響力和教誨延續下去的意愿展示出來。立碑紀念象征著對杜公事業的延續和對他精神的傳承。
以上是對《太師杜公挽詞五首》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這組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杜公的思念和對他人格及事業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杜公精神的傳承和對他價值的延續的決心。
“故池歸去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shī dù gōng wǎn cí wǔ shǒu
太師杜公挽詞五首
mò guài zhān jīn xuè, wú yóu zuò diào bīn.
莫怪沾襟血,無由作吊賓。
gù chí guī qù yàn, chūn xìn jiàn hé rén.
故池歸去雁,春信見何人。
yǐ xiě xū táng yǐng, yóu juān shǒu zhǒng lín.
已寫虛堂影,猶鐫守冢麟。
mén shēng yǔ jiù lì, jiāng lì dào bàng mín.
門生與舊吏,將立道傍珉。
“故池歸去雁”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