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從永嘉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言從永嘉後”全詩
言從永嘉後,重與建安齊。
自古難知己,孤生每擇棲。
春風寄黃鳥,為向墓間啼。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太師杜公挽詞五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師杜公挽詞五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組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這是太師杜公挽詞的五首詩。
每次見到您的詩篇,我都親自裝裱并題字。
您的言行都承襲了永嘉以來的傳統,使我重拾了建安時期的志向。
自古以來,找到知己是十分困難的,而我這個孤獨的人卻總能找到棲身之所。
春風吹來,黃鳥寄托著我的思念,為您在墓間啼鳴。
詩意:
這組詩詞是梅堯臣以太師杜公的名義挽詞的作品。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對太師杜公的敬仰表達出來。他贊揚了太師杜公的詩篇,表示每次見到這些詩篇時,他都親自裝裱并親手題字,以示對太師的尊敬。他將太師杜公視為傳統的繼承者,使他重拾了建安時期的志向。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在尋找知己的過程中的孤獨感,但他幸運地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最后,他以春風寄托黃鳥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太師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組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太師杜公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詩人通過親自裝裱并題字的方式,展現了他對太師杜公詩篇的重視和敬意。他將太師杜公視為傳統的繼承者,使他重新激發了自己對建安時期志向的追求。詩人同時表達了自己在人生旅途中尋找知己的孤獨感,但他幸運地找到了一個安身之所。最后,詩人以春風寄托黃鳥的形象,將自己的思念之情傳達給太師,表達了對太師的深深思念和敬仰。
這組詩詞展現了梅堯臣對太師杜公的崇敬之情,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對于知己難得的珍惜和對友誼的追求。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意象的運用,詩人將自己的情感真摯地表達出來,使讀者在賞析中也能感受到其中的詩意和情感。
“言從永嘉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shī dù gōng wǎn cí wǔ shǒu
太師杜公挽詞五首
jiàn lù xún cháng yǒng, qīn zhuāng fù shǒu tí.
見錄尋常詠,親裝復手題。
yán cóng yǒng jiā hòu, zhòng yǔ jiàn ān qí.
言從永嘉後,重與建安齊。
zì gǔ nán zhī jǐ, gū shēng měi zé qī.
自古難知己,孤生每擇棲。
chūn fēng jì huáng niǎo, wèi xiàng mù jiān tí.
春風寄黃鳥,為向墓間啼。
“言從永嘉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