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孤傳世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立孤傳世嗣”全詩
四德有遺美,六親無異言。
立孤傳世嗣,垂范在閨門。
澮水終歸柎,秋云逐去魂。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薛簡肅夫人挽詞四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薛簡肅夫人挽詞四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詩詞作品。這首詩以挽詞的形式表達了對薛簡肅夫人的哀悼和懷念之情。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薛簡肅夫人挽詞四首
蕭公當貴日,
小吏引輕軒。
四德有遺美,
六親無異言。
立孤傳世嗣,
垂范在閨門。
澮水終歸柎,
秋云逐去魂。
譯文:
宋朝時,薛簡肅夫人的離世使悲痛籠罩了整個宮廷。當時,我作為一個小吏,駕駛著輕轎車引導行列,參與了這個悲傷的儀式。薛夫人以其美德和品德而聞名四方,即使在生命的盡頭,她的美德仍然閃耀不滅。她對親人們始終如一,沒有任何異議或爭吵。
她的兒子是立孤傳承家業的唯一嗣子,她在家中繼承了高尚的家風。她的品德和美德也傳承給了下一代。即使她已經離世,她的范例仍然存在于她生活的家門之中。
她的遺體將會葬在澮水旁邊的墳墓中,這個地方將成為她永遠的歸宿。她的靈魂隨著秋云逐漸離去,離開了塵世的紛擾。
詩意和賞析:
這首挽詞以深情的筆調表達了對薛簡肅夫人的哀悼和緬懷之情。通過描繪她的美德、品德以及對家庭的忠誠,詩人表達了對她高尚品質的贊美和敬仰之情。薛夫人在生命的盡頭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品德,這種品質使她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詩人還描述了她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她的兒子將會承繼家業,延續她的品德和美德。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使她成為一個值得崇敬和懷念的人物。
最后,詩人通過描繪薛夫人的離世和她靈魂的離去,表達了對她永遠的告別和思念之情。澮水和秋云成為了象征,澮水作為她永遠的歸宿,秋云則隨著她的靈魂逐漸遠離塵世。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通過對薛簡肅夫人的贊美和告別,表達了作者對她的敬愛和懷念之情。同時,詩人通過描述她的美德和家庭地位,展示了宋代社會對高尚品質和家族傳承的重視。整首詩情感真摯,給人以深思和思考。
“立孤傳世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ē jiǎn sù fū rén wǎn cí sì shǒu
薛簡肅夫人挽詞四首
xiāo gōng dāng guì rì, xiǎo lì yǐn qīng xuān.
蕭公當貴日,小吏引輕軒。
sì dé yǒu yí měi, liù qīn wú yì yán.
四德有遺美,六親無異言。
lì gū chuán shì sì, chuí fàn zài guī mén.
立孤傳世嗣,垂范在閨門。
huì shuǐ zhōng guī fū, qiū yún zhú qù hún.
澮水終歸柎,秋云逐去魂。
“立孤傳世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