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耐竟如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松耐竟如何”全詩
熟識世間寡,故交泉下多。
葉秋知易隕,松耐竟如何。
嘗亦悲前哲,荒墳野鼠窠。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哭王幾道職方三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王幾道職方三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今過五十,萬事日消磨。
熟識世間寡,故交泉下多。
葉秋知易隕,松耐竟如何。
嘗亦悲前哲,荒墳野鼠窠。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梅堯臣過五十歲的感慨和思考。他在這個年紀里經歷了許多事情,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消磨。他認識的人漸漸減少,而已故的朋友在冥冥之中卻更多。像秋葉一樣易于凋零,而松樹卻能夠經久不衰。作者曾經悲傷前輩的離去,現在卻發現他們的墳墓已經荒廢,成為了野鼠的窩。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思考。作者通過描繪自己過五十歲的境遇,以及對生老病死的感慨,表達出對時間的無奈和對生命的思考。作者在詩中使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葉秋和松耐的形象對比,展現了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脆弱。最后,作者通過描述荒廢的墳墓和野鼠窠,表達了對已逝前輩的悲傷和對時光流轉的感嘆。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時光的深刻思考。它表達了生命的短暫和不可逆轉的真實性,以及對逝去的人和事物的思念和悲傷。整首詩意蘊含深遠,給人以思考人生和珍惜時光的啟示。
“松耐竟如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wáng jǐ dào zhí fāng sān shǒu
哭王幾道職方三首
wǒ jīn guò wǔ shí, wàn shì rì xiāo mó.
我今過五十,萬事日消磨。
shú shí shì jiān guǎ, gù jiāo quán xià duō.
熟識世間寡,故交泉下多。
yè qiū zhī yì yǔn, sōng nài jìng rú hé.
葉秋知易隕,松耐竟如何。
cháng yì bēi qián zhé, huāng fén yě shǔ kē.
嘗亦悲前哲,荒墳野鼠窠。
“松耐竟如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