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國醫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是國醫誤”全詩
不是國醫誤,寧辭蜀道艱。
終然有修短,猶免歷間關。
便作千秋別,沾襟涕淚班。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哭王幾道職方三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王幾道職方三首》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得君音信近,安穩在緱山。
不是國醫誤,寧辭蜀道艱。
終然有修短,猶免歷間關。
便作千秋別,沾襟涕淚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悼念已故的友人王幾道的情感,詩人梅堯臣在王幾道去世后,通過表達自己的悲痛之情,表現了對逝者的追思和緬懷。
首聯寫道:“得君音信近,安穩在緱山。”意思是得到了關于王幾道的消息,離開人世,安葬在緱山。這里的“君”指的是王幾道,表達了詩人對已故友人的親切稱呼和思念之情。
次聯寫道:“不是國醫誤,寧辭蜀道艱。”詩人悼念的對象,王幾道,可能是一位醫生。詩人表達了對王幾道醫術高明、仁德之人的贊揚。即使面對艱難險阻的蜀道,王幾道也不是因為醫術失誤而離世,而是堅守自己的職責,毅然面對困難。
再聯寫道:“終然有修短,猶免歷間關。”這里表達了詩人對逝者的慰藉和慶幸之情。詩人認為王幾道雖然已經去世,但他在世時修行有成,生命雖短暫,卻能夠避免歷經各種磨難和考驗。
末聯寫道:“便作千秋別,沾襟涕淚班。”這里表達了詩人對逝者的離別之情。詩人意識到這次離別將是永遠的別離,他感到無盡的悲傷,眼淚濕潤了衣襟。這里的“千秋別”意味著永別,表示詩人對逝者的深深的思念和悲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哭王幾道職方三首》通過對已故友人王幾道的悼念,表達了詩人對其的親切思念和深深的哀痛之情。詩中既稱頌了王幾道的醫術和仁德,也表達了對逝者修行有成的欣慰,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離別的悲傷和無盡的思念之情。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讓讀者感受到對逝者的深深懷念和哀思。
“不是國醫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wáng jǐ dào zhí fāng sān shǒu
哭王幾道職方三首
dé jūn yīn xìn jìn, ān wěn zài gōu shān.
得君音信近,安穩在緱山。
bú shì guó yī wù, níng cí shǔ dào jiān.
不是國醫誤,寧辭蜀道艱。
zhōng rán yǒu xiū duǎn, yóu miǎn lì jiān guān.
終然有修短,猶免歷間關。
biàn zuò qiān qiū bié, zhān jīn tì lèi bān.
便作千秋別,沾襟涕淚班。
“不是國醫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