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怎么讀 誤的意思

漢字 | 誤 |
---|---|
讀音 |
|
注音 | ㄨˋ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9 部外:7 |
異體字 | 誤 悮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誤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BEF |
其它編碼 | 五筆:ykgd 倉頡:ivrmk 鄭碼:sjag 四角:36784 |
筆順編碼 | 452511134 |
筆順筆畫 | 丶フ丨フ一一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點 橫折提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捺 |
誤字的意思
1.錯:誤解。筆誤。
2.耽誤:誤點。誤事。
3.使受害:誤人不淺。
4.不是故意的:誤傷。
誤字的基本解釋
● 誤
(誤)
wù ㄨˋ
錯,不正確:錯誤。失誤。筆誤。誤差(chā)。 耽擱:耽誤。 因自己做錯而使受損害:誤國。誤人子弟。 不是故意而有害于人:誤傷。
英語 err, make mistake; interfere
德語 aufhalten, aufschieben ,fehlen, fehlschlagen ,sch?digen ,verabs?umen, vernachl?ssigen ,Fehler (S)
法語 manquer,rater,nuire à,erreur
誤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誤
悮、誤 wù
〈形〉
謬誤;錯誤 [wrong;mistaken]
誤,謬也。——《說文》
群臣議皆誤。——《史記·蕭相國世家》
興盡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
誤落塵網中。——晉· 陶淵明《歸田居》
土木之誤。——清· 張廷玉《明史》
又如:筆誤;誤錯(失誤差錯);誤證(錯誤的證明);誤本(有錯字的版本);誤謬(謬誤;差錯)
詞性變化
◎ 誤
誤 wù
〈動〉
(1) 耽誤 [miss due to delay]
鄭以救公誤之,遂失 秦伯。——《左傳·僖公十五年》
又如:誤卻(耽誤掉;失掉)
(2) 妨害 [harm;injure]
專欲誤將軍。——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又如:誤人不淺;誤身(貽誤自身);誤人(貽害于人);誤惑(貽誤迷惑)
誤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誤【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故切,音寤。《說文》謬也。《書·立政》其勿誤于庶獄庶愼。《傳》誤,失也。《禮·聘義》使者聘而誤,主君弗親饗食也。《註》誤,謂禮節錯誤也。《前漢·張耳傳》君何言之誤。《吳志·周瑜傳》瑜精音樂,雖三爵後,其閒缺誤,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郞顧。
又《字林》通作悞。惑也。《荀子·正論篇》是特姦人之誤于亂說,以欺愚者。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誤【卷三】【言部】
謬也。從言吳聲。五故切
說文解字注
(誤)謬也。按謬當作繆。古繆誤字從糸。如綢繆相戾也。大傳五者一物紕繆是。謬訓狂者妄言、與誤義隔。從言。吳聲。五故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