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絲騕裊秣城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絲騕裊秣城根”全詩
翠色蜻蜓立菱蕊,青絲騕裊秣城根。
分類: 西湖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同諸韓及孫曼叔晚游西湖三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同諸韓及孫曼叔晚游西湖三首》
作者:梅堯臣
朝代:宋代
舟中演滿意不淺,
卻坐林塘景欲昏。
翠色蜻蜓立菱蕊,
青絲騕裊秣城根。
中文譯文:
在船中表演滿足程度頗深,
卻坐在林塘的景色中,昏昏欲睡。
翠綠色的蜻蜓立在菱花的花蕊上,
青絲般輕盈的婀娜身姿在秣城的根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諸韓、孫曼叔一起晚上游覽西湖的情景。首先,詩人表達了在船中表演的滿足感,說明他們在船上度過的時光非常愉快。然而,隨后的兩句描述了他們坐在林塘之中的景色,使得詩人感到昏昏欲睡,展現了一種寧靜和安逸的氛圍。
接著,詩人以細膩的描寫表現了自然景觀中的細節。他描述了一只翠綠色的蜻蜓停在菱花的花蕊上,展現了靜謐的畫面。最后一句則以青絲般輕盈的婀娜身姿形容了秣城(一種花卉)生長在根下的情景,將自然景觀與女性之美相結合。
整首詩以簡潔而細膩的語言描繪了詩人與朋友們晚上在西湖游覽的情景。通過對景色和細節的描寫,詩人傳達了一種寧靜、輕松和舒適的感覺,使讀者感受到了西湖的美麗和夜晚的寧靜。這首詩具有宋代詩歌特有的細膩和意境表達,展現了梅堯臣的獨特才華和對自然美的感知。
“青絲騕裊秣城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zhū hán jí sūn màn shū wǎn yóu xī hú sān shǒu
同諸韓及孫曼叔晚游西湖三首
zhōu zhōng yǎn mǎn yì bù qiǎn, què zuò lín táng jǐng yù hūn.
舟中演滿意不淺,卻坐林塘景欲昏。
cuì sè qīng tíng lì líng ruǐ, qīng sī yǎo niǎo mò chéng gēn.
翠色蜻蜓立菱蕊,青絲騕裊秣城根。
“青絲騕裊秣城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