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如明月在云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燈如明月在云間”全詩
人似常娥來陌上,燈如明月在云間。
車頭小女雙垂髻,簾里新妝一破顏。
卻下玉梯雞已唱,謾語齊客解偷關。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又和》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和》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康莊咫尺有千山,
欲問紫姑應已還。
人似常娥來陌上,
燈如明月在云間。
車頭小女雙垂髻,
簾里新妝一破顏。
卻下玉梯雞已唱,
謾語齊客解偷關。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情景,通過細膩的意象和婉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康莊宮邸為背景,康莊是皇宮的別稱,咫尺有千山,意味著即使離得很近,也有許多困難和阻礙。詩人欲問的紫姑指的是美好的仙女,她應該已經離開了。人物形象中的常娥是傳說中的仙女,她如同常來到大街小巷,而燈光則猶如明亮的月光灑在云間,給人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寫了一個小女孩,她頭上盤著兩束垂髻,臉上的妝容已經有些破落。她從簾子里探出頭來,展現出一絲新穎的笑意。而在這個時刻,玉梯已經被降下,雞鳴天亮,也許是夜晚的宴會已經結束。然而,詩人提到齊客解偷關,意味著他們并沒有真正的離去,仍然停留在宮廷。
整首詩以寓意和隱喻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期待。康莊宮廷是一個充滿奢華和夢幻的地方,而詩人則以婉約的筆觸描繪了其中的美景和人物形象,使讀者感受到一種既熟悉又遙遠的情感。
“燈如明月在云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hé
又和
kāng zhuāng zhǐ chǐ yǒu qiān shān, yù wèn zǐ gū yīng yǐ hái.
康莊咫尺有千山,欲問紫姑應已還。
rén shì cháng é lái mò shàng, dēng rú míng yuè zài yún jiān.
人似常娥來陌上,燈如明月在云間。
chē tóu xiǎo nǚ shuāng chuí jì, lián lǐ xīn zhuāng yī pò yán.
車頭小女雙垂髻,簾里新妝一破顏。
què xià yù tī jī yǐ chàng, mán yǔ qí kè jiě tōu guān.
卻下玉梯雞已唱,謾語齊客解偷關。
“燈如明月在云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