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第門闌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第門闌在”全詩
貴為天子相,能擇大夫賢。
東第門闌在,南州隴隧延。
立碑思叔子,墮淚峴山前。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贈仆射侍中劉相公挽詞三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仆射侍中劉相公挽詞三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嘆此微末跡,見公三十年。
貴為天子相,能擇大夫賢。
東第門闌在,南州隴隧延。
立碑思叔子,墮淚峴山前。
詩意:
這首詩詞是梅堯臣送給仆射侍中劉相公的挽詞,共有三首。詩人感嘆自己微不足道的存在,但他卻有幸目睹劉相公三十年的才德和賢能。劉相公作為皇帝身邊的重要官員,能夠選擇出優秀的大臣。東第的門闌依然在那里,南州的隴隧也在延續。詩人將立碑紀念思念的叔子,淚水灑落在峴山前。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劉相公的贊美和思念之情。詩人在表達自己微不足道的存在時,卻以感慨的口吻描述了劉相公的崇高地位和卓越才能。劉相公作為天子身邊的重要顧問,他的選拔標準高貴而明智,能夠選擇出優秀的大臣為國家服務。
詩詞中的地名和景物描寫增加了詩歌的具體感。東第門闌和南州隴隧是指皇宮和官員的居所,展示了劉相公在權力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立碑紀念叔子、淚水灑落在峴山前的描寫,則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親人和情感的思念之情。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劉相公的敬佩和懷念之情,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微末和親情的思考。
“東第門闌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pú yè shì zhōng liú xiàng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
贈仆射侍中劉相公挽詞三首
tàn cǐ wēi mò jī, jiàn gōng sān shí nián.
嘆此微末跡,見公三十年。
guì wèi tiān zǐ xiāng, néng zé dài fū xián.
貴為天子相,能擇大夫賢。
dōng dì mén lán zài, nán zhōu lǒng suì yán.
東第門闌在,南州隴隧延。
lì bēi sī shū zǐ, duò lèi xiàn shān qián.
立碑思叔子,墮淚峴山前。
“東第門闌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