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辭傾一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敏辭傾一代”全詩
敏辭傾一代,發問詘三公。
厭向承明直,思行邵伯風。
嗟嗟玉樹折,埋沒彼蒿宮。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官豈不為達,其如望未充。
雖然身居高位,但感覺內心仍未得到滿足。
敏辭傾一代,發問詘三公。
他的辭章才智過人,以至于他的提問都使得宰相們難以回答。
厭向承明直,思行邵伯風。
他不滿于順從權貴的言辭,而是追求邵伯那種坦率直言的風格。
嗟嗟玉樹折,埋沒彼蒿宮。
唉,可惜李侍郎這顆像玉樹一樣高貴的人才已經逝去,就像昔日的蒿宮一樣被掩埋了。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李侍郎的哀悼和對他在官場上的不滿。李侍郎雖然在官場上有一定的成就,但他的內心卻未得到滿足,感覺還有更多的事情沒有完成。他的才智出眾,能夠提出難以回答的問題,但這也使他與權貴們產生了隔閡。他不滿于權貴們的虛偽和奉承,希望能以邵伯的風格,坦率直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整首詩以悼念李侍郎的逝去作為結尾,將他比喻為折斷的玉樹,蒿宮則象征他的才華被掩埋在官場的浮華之下。
這首詩詞通過對李侍郎的描寫,反映了作者對官場虛偽的不滿和對真誠直言的向往。它展現了作者對真實才華的崇敬和對功成名就的追求的思考。整首詩詞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通過描繪李侍郎的形象和境遇,表達了對他的懷念和對官場現實的思考。
“敏辭傾一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ān míng lǐ shì láng wǎn gē sān shǒu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
guān qǐ bù wéi dá, qí rú wàng wèi chōng.
官豈不為達,其如望未充。
mǐn cí qīng yī dài, fā wèn qū sān gōng.
敏辭傾一代,發問詘三公。
yàn xiàng chéng míng zhí, sī xíng shào bó fēng.
厭向承明直,思行邵伯風。
jiē jiē yù shù zhé, mái mò bǐ hāo gōng.
嗟嗟玉樹折,埋沒彼蒿宮。
“敏辭傾一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