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履聲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北極履聲絕”全詩
北極履聲絕,東朝車跡湮。
藏舟移夜壑,棲鵩去承塵。
共看劉寬墓,碑陰幾許人。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贈太子太傅王尚書挽詞二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太子太傅王尚書挽詞二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贈送給太子太傅王尚書的挽詞(兩首)
詩意:
這首詩詞是梅堯臣在宋代創作的挽詞,用以表達對已故太子太傅王尚書的追思和哀悼之情。詩中描繪了周原開辟隴道,用以安葬鹵部名臣。北極已經無聲無息,東方朝陽的車轍也已消失。隱舟在黑暗的壑谷中移動,鵩鳥離開了塵埃。大家一同來看劉寬的墓地,碑陰下有多少人在默默追思。
賞析:
這首詩詞以悼念逝者為主題,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示了對已故太子太傅王尚書的思念之情。首先,詩人描述了周原開辟隴道,用來安葬鹵部名臣的情景。這種開辟道路的舉動,象征著對逝者的尊重和紀念。接著,詩人以北極無聲,東方車轍湮滅的方式,表達了逝者已經離世,無法再回來的悲痛之情。隱舟在黑暗的壑谷中移動,鵩鳥離開塵埃,描繪了逝者的離去與遠離塵世。最后,詩人通過描述大家聚集在劉寬的墓地,碑陰下的人們默默追思,表達了對逝者的深深的思念和懷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逝者的離去和人們的哀悼之情,通過景物的變化和人們的行為來表達作者內心的悲傷。這種以自然景物和人事物象征逝者的手法,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使讀者在詩詞中感受到了生死的哲理和人生的無常。
“北極履聲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tài zǐ tài fù wáng shàng shū wǎn cí èr shǒu
贈太子太傅王尚書挽詞二首
zhōu yuán kāi lǒng suì, lǔ bù zàng míng chén.
周原開隴隧,鹵部葬名臣。
běi jí lǚ shēng jué, dōng cháo chē jī yān.
北極履聲絕,東朝車跡湮。
cáng zhōu yí yè hè, qī fú qù chéng chén.
藏舟移夜壑,棲鵩去承塵。
gòng kàn liú kuān mù, bēi yīn jǐ xǔ rén.
共看劉寬墓,碑陰幾許人。
“北極履聲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