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占有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從教占有驗”全詩
從教占有驗,燃滅本無情。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燈花》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燈花》
作者:梅堯臣
朝代:宋代
灼灼生寒燼,
終朝照席明。
從教占有驗,
燃滅本無情。
中文譯文:
明亮的燈花燃燒成冷灰,
整日照亮著宴席。
經歷了占有的考驗,
燃燒和熄滅本就沒有感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盞燈花的生命過程,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首先,詩中的燈花被形容為"灼灼生寒燼",表達了它明亮的火焰燃燒成冷灰的狀態。這種描述可以被理解為對光明和熱情的有限性的隱喻。無論光芒如何燦爛,最終都會燃盡化為灰燼,暗示了一種無常和無常的命運。
其次,詩中提到燈花整日照亮著宴席,這里可以理解為對燈花短暫而輝煌的一生的描述。雖然它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照亮周圍的環境,但它盡管短暫,卻發揮了自己的作用。這種短暫的光明也可以被看作是人生的一種象征,人們應該珍惜并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
此外,詩中表達了一種對人情世故的思考。詩中說:"從教占有驗,燃滅本無情",意味著即使燈花經歷了被人占有的考驗,它的燃燒和熄滅本身并沒有情感。這種描述可以被解讀為對人情冷暖和人際關系的一種觀察。無論是被贊美還是被捧場,燈花都沒有情感的回應,這隱喻了對人性冷漠和虛偽的批評。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燈花的一生,抒發了對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它表達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以及人情冷暖和人際關系的虛偽。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引發了讀者對生命意義和人性的思考。
“從教占有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huā
燈花
zhuó zhuó shēng hán jìn, zhōng cháo zhào xí míng.
灼灼生寒燼,終朝照席明。
cóng jiào zhàn yǒu yàn, rán miè běn wú qíng.
從教占有驗,燃滅本無情。
“從教占有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九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