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劍知終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寶劍知終合”全詩
卜邙新隧啟,度鞏短簫齊。
寶劍知終合,靈蟾已隕西。
松門來會葬,車馬幾千蹄。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詞二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詞二首》是梅堯臣為悼念李康靖夫人而作的挽詞,反映了作者對逝者的哀思和對生命的無常感慨。
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九月秋風急,
三川苦霧迷。
卜邙新隧啟,
度鞏短簫齊。
寶劍知終合,
靈蟾已隕西。
松門來會葬,
車馬幾千蹄。
九月的秋風急促,三川地區籠罩在濃厚的霧靄之中。卜邙新隧開通,度鞏短簫齊鳴,意味著人們在生死之間的穿梭。寶劍知道終有合并的一天,而靈蟾則已經隕落在西方。松門開啟,為逝者舉行葬禮,車馬在門前馳騁,蹄聲響徹云霄。
整首詩詞情感悲痛,表達了作者對逝者的懷念和對生命短暫的感慨。梅堯臣用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將逝者的離去和生命的無常表現得淋漓盡致。在詩中,作者運用了許多象征手法,如“寶劍知終合”、“靈蟾已隕西”,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必然。此外,詩中的“九月秋風急”、“三川苦霧迷”等描繪自然景象的語言,也為詩詞增添了深刻的意境。整首詩詞意境凄涼,富有感人的力量,是一首值得珍藏的佳作。
“寶劍知終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kāng jìng shǎo fù fū rén wǎn cí èr shǒu
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詞二首
jiǔ yuè qiū fēng jí, sān chuān kǔ wù mí.
九月秋風急,三川苦霧迷。
bo máng xīn suì qǐ, dù gǒng duǎn xiāo qí.
卜邙新隧啟,度鞏短簫齊。
bǎo jiàn zhī zhōng hé, líng chán yǐ yǔn xī.
寶劍知終合,靈蟾已隕西。
sōng mén lái huì zàng, chē mǎ jǐ qiān tí.
松門來會葬,車馬幾千蹄。
“寶劍知終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仄韻) 入聲十五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