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與子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再來與子辭”全詩
從宦各所適,非為道路偏。
今始一相遇,言愧少壯前。
子有萬里翮,尚不飛云煙。
而復走隴蜀,欲以條教宣。
將西過危棧,葉暗聞杜鵑。
未知為郡樂,預已抱愁煎。
再來與子辭,當去復留連。
且念前期遠,歲月實易遷。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令狐秘丞守彭州》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令狐秘丞守彭州》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前時草草別,渺漫二十年。
從宦各所適,非為道路偏。
今始一相遇,言愧少壯前。
子有萬里翮,尚不飛云煙。
而復走隴蜀,欲以條教宣。
將西過危棧,葉暗聞杜鵑。
未知為郡樂,預已抱愁煎。
再來與子辭,當去復留連。
且念前期遠,歲月實易遷。
詩詞的中文譯文:
曾經匆匆別離,已過去二十年。
各自從政到不同的地方,并非為了追求個人利益。
如今才得一次相遇,言語中感到自愧不如年輕時。
你擁有千里翅膀,卻未曾飛向云煙之間。
如今又踏上隴蜀之行,意欲傳播教化之道。
將要經過危險的山巒,聽到暮春中杜鵑的啼鳴。
不知這郡縣是否歡樂,我預感到憂愁的壓抑。
再次來與你辭別,這一次可能會離別久遠。
且思考過去的歲月,時間實在易逝遷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與令狐秘丞分別二十年后的重逢。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自己過去的不成熟和對令狐秘丞的敬佩之情。他提到令狐秘丞有著千里翅膀,但卻沒有飛翔,這暗喻令狐秘丞在官場中未能施展才華。然而,如今他們再次相聚,詩人希望令狐秘丞能夠繼續傳播他的教化之道。
詩中還描繪了詩人要經過險峻的山巒,聽到杜鵑的啼鳴,這些景物烘托出離別時的苦悶和重逢時的喜悅之情。詩人感嘆歲月易逝,思念過去的時光,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的憂慮和不舍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離別與重聚的情感,展示了人生的變遷和歲月的無情。通過描繪個人情感經歷,詩人抒發了對友情、人生和時光流逝的思考。這首詩詞既具有個人情感的表達,又折射出了當時社會政治環境下人們的追求與憂慮。
“再來與子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g hú mì chéng shǒu péng zhōu
令狐秘丞守彭州
qián shí cǎo cǎo bié, miǎo màn èr shí nián.
前時草草別,渺漫二十年。
cóng huàn gè suǒ shì, fēi wéi dào lù piān.
從宦各所適,非為道路偏。
jīn shǐ yī xiāng yù, yán kuì shào zhuàng qián.
今始一相遇,言愧少壯前。
zi yǒu wàn lǐ hé, shàng bù fēi yún yān.
子有萬里翮,尚不飛云煙。
ér fù zǒu lǒng shǔ, yù yǐ tiáo jiào xuān.
而復走隴蜀,欲以條教宣。
jiāng xī guò wēi zhàn, yè àn wén dù juān.
將西過危棧,葉暗聞杜鵑。
wèi zhī wèi jùn lè, yù yǐ bào chóu jiān.
未知為郡樂,預已抱愁煎。
zài lái yǔ zi cí, dāng qù fù liú lián.
再來與子辭,當去復留連。
qiě niàn qián qī yuǎn, suì yuè shí yì qiān.
且念前期遠,歲月實易遷。
“再來與子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