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漘波更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塘漘波更渟”全詩
苑花猶帶濕,蔬甲已微青。
蝶翅粉應薄,塘漘波更渟。
尋春不惜醉,莫笑發星星。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晴》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晴》
風掃天如監,
云開日似萍。
苑花猶帶濕,
蔬甲已微青。
蝶翅粉應薄,
塘漘波更渟。
尋春不惜醉,
莫笑發星星。
中文譯文:
清晨晴朗,
風吹過天空如同掠過監獄。
云彩散開,陽光如草葉漂浮水面。
花園里的花朵還帶著露水,
蔬菜的葉子已經微微泛青。
蝴蝶的翅膀上的粉末變得稀薄,
池塘中的波紋更加平靜。
我不辭酒色去尋找春天,
請不要嘲笑我像星星一樣發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晴》是宋代詩人梅堯臣創作的作品,通過描繪早晨晴朗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觀察和對人生的感悟。
詩人以生動的比喻和細膩的描寫,將風吹過天空和云彩散開的情景與監獄和漂浮的草葉相聯系。這種對比給人一種視覺上的沖擊,同時也暗示了人們內心的壓抑和對自由的渴望。
接著,詩人描述了花園里的花朵還帶著露水,蔬菜的葉子已經泛出淡淡的青綠色。這些細節呈現了清晨的新鮮和生機,傳遞出春天的氣息。蝴蝶的翅膀上的粉末變得稀薄,池塘中的波紋則更加平靜,這些描寫進一步強調了詩中的寧靜和和諧。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態度和追求。他表示不介意沉溺于喜悅和享受,毫不在乎別人的嘲笑,因為他愿意追尋春天的美好。詩人鼓勵人們不要被世俗的眼光束縛,要堅持自己的追求,發光發亮。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比喻,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現了對自由和美好的追求,同時也鼓勵人們保持獨立的精神和積極的態度。
“塘漘波更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ng
晴
fēng sǎo tiān rú jiān, yún kāi rì shì píng.
風掃天如監,云開日似萍。
yuàn huā yóu dài shī, shū jiǎ yǐ wēi qīng.
苑花猶帶濕,蔬甲已微青。
dié chì fěn yīng báo, táng chún bō gèng tíng.
蝶翅粉應薄,塘漘波更渟。
xún chūn bù xī zuì, mò xiào fā xīng xīng.
尋春不惜醉,莫笑發星星。
“塘漘波更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