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飛語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憐飛語後”全詩
路轉猶回首,人誰不殞心。
可憐飛語後,擠恨九幽深。
從此埋英骨,空令淚滿襟。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隨州錢相公挽歌三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隨州錢相公挽歌三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去年在伊水之上,傾倒了府邸,眺望云岑。
路轉彎曲,仍不禁回首,人們誰不失去了心志。
可憐那些消逝的言語,充滿了對九幽深淵的壓抑之恨。
從此將英勇的骨骸埋葬,只讓眼淚充滿胸懷。
詩意:
這首詩詞寫的是對隨州的錢相公的悼念之情。詩人將去年的景象勾勒出來,描述了府邸傾覆、眺望云岑的情景。路轉彎曲,但詩人仍不禁回首,表達了人們在困境中失去心志的無奈。詩人以悲痛之情表達了對逝去的言語的懷念,以及對深淵般黑暗的命運的壓抑之恨。最后,詩人用英勇的骨骸埋葬自己,只讓眼淚充滿胸懷,以表達對逝者的深深悼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逝去的錢相公的哀思和悼念之情。通過描繪傾覆的府邸和眺望云岑的景象,詩人展現了逝去時光的無可挽回。詩中的"路轉彎曲,仍不禁回首"表達了在困境中的無奈和迷茫,反映了人們在逆境中失去信心和勇氣的心理狀態。詩人用"飛語"和"擠恨九幽深"來形容逝去的言語和對命運的壓抑之恨,展現了對往昔的懷念和對命運的無奈。最后,詩人以"埋英骨"和"淚滿襟"表達了對逝者的深深悼念之情,以及對人生無常和離別的感慨。
整首詩詞情感深沉,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錢相公的哀思和對命運的痛苦感受。通過生動的描寫和抒發內心的情感,詩人使讀者感受到了詩中的悲痛和無奈,同時也引發了對生命和命運的思考。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現了宋代人們對逝去者的哀思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可憐飛語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í zhōu qián xiàng gōng wǎn gē sān shǒu
隨州錢相公挽歌三首
qù nián yī shuǐ shàng, qīng fǔ wàng yún cén.
去年伊水上,傾府望云岑。
lù zhuǎn yóu huí shǒu, rén shuí bù yǔn xīn.
路轉猶回首,人誰不殞心。
kě lián fēi yǔ hòu, jǐ hèn jiǔ yōu shēn.
可憐飛語後,擠恨九幽深。
cóng cǐ mái yīng gǔ, kōng lìng lèi mǎn jīn.
從此埋英骨,空令淚滿襟。
“可憐飛語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