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義爾惟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抱義爾惟難”全詩
附炎人所易,抱義爾惟難。
寧作沈泥玉,無為媚渚蘭。
心知歸有日,時向斗牛看。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聞師魯謫富水》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師魯謫富水》是宋代梅堯臣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朝見諫臣逐,暮章從謫官。
附炎人所易,抱義爾惟難。
寧作沈泥玉,無為媚渚蘭。
心知歸有日,時向斗牛看。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聞說了魯國的一位賢良的官員被貶謫的事情。作者在朝會上目睹了這位諫臣被逐出朝廷,晚上又收到了他被貶謫的官方文件。詩中表達了對這位官員的敬佩和稱贊,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當時政治環境的不滿和對忠誠原則的堅守。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魯國賢良官員被貶謫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忠誠和正義的贊美。首先,作者在第一句描述了自己在朝會上目睹了這位諫臣被逐出朝廷的情景,展現了他對這位官員的敬佩之情。接著,作者在第二句提到晚上收到了這位官員被貶謫的官方文件,表達了對他命運的同情和對當時政治環境的不滿。第三句中的“附炎人所易,抱義爾惟難”表明作者認為追求正義和忠誠不容易,但他們仍然堅守自己的信念。在接下來的兩句中,作者用“沈泥玉”和“媚渚蘭”來對比,表達了自己寧愿成為堅韌的沉泥玉,而不愿意虛假媚俗如渚蘭。最后一句“心知歸有日,時向斗牛看”中的“歸有日”表示作者相信正義最終會得到回報,而“時向斗牛看”則暗示了作者的堅定和決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魯國賢良官員被貶謫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忠誠和正義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對當時政治環境的不滿和對忠誠原則的堅守。它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思考和情感,具有深刻的詩意和啟示。
“抱義爾惟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shī lǔ zhé fù shuǐ
聞師魯謫富水
cháo jiàn jiàn chén zhú, mù zhāng cóng zhé guān.
朝見諫臣逐,暮章從謫官。
fù yán rén suǒ yì, bào yì ěr wéi nán.
附炎人所易,抱義爾惟難。
níng zuò shěn ní yù, wú wéi mèi zhǔ lán.
寧作沈泥玉,無為媚渚蘭。
xīn zhī guī yǒu rì, shí xiàng dòu niú kàn.
心知歸有日,時向斗牛看。
“抱義爾惟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