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雪夸春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吐雪夸春茗”全詩
乾坤人力內,日月蟻行迷。
吐雪夸春茗,堆云憶舊溪。
北歸唯此急,藥臼不須擠。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茶磨二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茶磨二首》是宋代詩人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楚國的匠人,用斲山骨的技藝,雕刻成茶磨的轉軸。他們選擇了高質量的檀木,制作成茶磨的轉軸。在茶磨中,人類的力量與天地之間的聯系,如同日月蟻行般微小而迷離。這茶磨以吐出的細雪為傲,夸耀著春茗的美味,堆積的云朵使人回憶起過去的溪水。只有急于回到北方的人們,才會如此迫切地渴望這茶磨,而不需要用藥臼來研磨。
詩意:
《茶磨二首》通過描寫制作茶磨的過程,抒發了作者對茶文化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中展現了匠人的精湛技藝,以及茶磨的重要作用。茶磨作為一種器具,代表了人類的努力與執著,同時也象征了人與自然、人與宇宙之間微妙的聯系。詩人通過描繪茶磨吐雪、堆云的景象,表達了對茶香的贊美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最后,詩人以北歸之人對這茶磨的渴望,凸顯了茶文化對人們心靈的滋養和向往的歸屬感。
賞析:
《茶磨二首》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將匠人制作茶磨的過程與茶文化的內涵相結合,展現了作者對茶文化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詩中的茶磨象征著人類的努力和追求,以及人與自然、人與宇宙之間微妙的聯系,體現了中國文化中的自然觀念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詩人通過描繪茶磨吐雪、堆云的景象,給人以美好的聯想和想象空間,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茶的香氣和茶文化的獨特魅力。最后,詩人以北歸之人對茶磨的急切渴望,凸顯了茶文化對人們內心的滋養和向往的歸屬感,使整首詩更具情感共鳴。
總體而言,梅堯臣的《茶磨二首》通過對茶磨的描寫,展現了茶文化的內涵和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對茶香的贊美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對茶文化的熱愛,給人以美好的感受和思考。
“吐雪夸春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 mó èr shǒu
茶磨二首
chǔ jiàng zhuó shān gǔ, zhé tán wèi zhuǎn qí.
楚匠斲山骨,折檀為轉臍。
qián kūn rén lì nèi, rì yuè yǐ xíng mí.
乾坤人力內,日月蟻行迷。
tǔ xuě kuā chūn míng, duī yún yì jiù xī.
吐雪夸春茗,堆云憶舊溪。
běi guī wéi cǐ jí, yào jiù bù xū jǐ.
北歸唯此急,藥臼不須擠。
“吐雪夸春茗”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