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王逸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同王逸少”全詩
乞與江湖去,將期養素翎。
不同王逸少,辛苦寫黃庭。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過揚州參政宋諫議遺白鵝》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過揚州參政宋諫議遺白鵝》
朝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曾游鳳池上,
曾食鳳池萍。
乞與江湖去,
將期養素翎。
不同王逸少,
辛苦寫黃庭。
中文譯文:
曾經游玩在鳳池上,
曾經品嘗鳳池的萍蓬。
請求將你與江湖分離,
期待能夠養育你純白的羽翼。
與王逸少不同的是,
辛苦地寫作黃庭(黃庭經,指對文學藝術的創作和修養的追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梅堯臣寫給參政宋諫議的遺白鵝的,通過描寫自己和白鵝的經歷和心愿,表達了對個人命運和追求的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了作者曾經游玩在鳳池上,品嘗過鳳池的萍蓬。這里的鳳池象征著高貴、美好的境界,鳳池萍蓬則代表著珍貴的經歷和體驗。作者通過這些描寫,展示了自己曾經擁有過的優越感和享受過的美好時光。
然而,接下來作者卻表達了將白鵝與江湖分離的愿望。這里的白鵝可以被理解為純潔、無牽無掛的自由之象征。作者希望將自己的白鵝交給江湖,也就是希望將自己的純潔之心與追求自由的精神融入社會、與世界相交融。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和王逸少的不同。王逸是宋代文學家,黃庭指的是黃庭經,是一部關于文學藝術創作和修養的經典。通過提到王逸少辛苦寫黃庭,作者想要表達自己對于追求文學藝術的創作和修養的努力和不同尋常。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己和白鵝的經歷和愿望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于純潔、自由和個人追求的向往。同時,通過與王逸少的對比,也體現了作者對于創作和修養的努力和追求。這首詩詞既表達了作者個人的情感和思考,也反映了當時社會背景下文人士的追求和心境。
“不同王逸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yáng zhōu cān zhèng sòng jiàn yì yí bái é
過揚州參政宋諫議遺白鵝
céng yóu fèng chí shàng, céng shí fèng chí píng.
曾游鳳池上,曾食鳳池萍。
qǐ yǔ jiāng hú qù, jiāng qī yǎng sù líng.
乞與江湖去,將期養素翎。
bù tóng wáng yì shǎo, xīn kǔ xiě huáng tíng.
不同王逸少,辛苦寫黃庭。
“不同王逸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