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青山重復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踏破青山重復重”全詩
古今不是不經歷,踏破青山重復重。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路詠》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路詠》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里十里銷磨盡,
千蹄萬蹄來往蹤。
古今不是不經歷,
踏破青山重復重。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人們在往來路上的痕跡和旅途的經歷。詩人通過描述路途的消耗和磨損,以及無數人們來來往往的痕跡,表達了人世間歷史的延續和無盡的往來。他認為古代和現代都經歷了類似的事情,人們不斷地重復著踏碎青山的旅途。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表達了人類歷史的連續性和往來活動的無盡性。首兩句中的"五里十里銷磨盡,千蹄萬蹄來往蹤"描繪了路途的磨損和無數人們的足跡,形象地表達了人世間的忙碌和不斷的往來。接下來的兩句"古今不是不經歷,踏破青山重復重"則暗示了歷史上的重復和循環。雖然時代不同,但人們所經歷的事情卻存在相似性,歷史上的經驗和故事一再重演。
整首詩詞通過簡短的語句和生動的意象,抓住了人們的共同經歷和生活的本質。它也提醒我們,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意識到自己的行動和選擇是如此微不足道,而歷史的輪回和往來卻在無盡地延續著。這種對歷史的思考和對生活的反思,使得《路詠》成為一首引人深思的詩詞作品。
“踏破青山重復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 yǒng
路詠
wǔ lǐ shí lǐ xiāo mó jǐn, qiān tí wàn tí lái wǎng zōng.
五里十里銷磨盡,千蹄萬蹄來往蹤。
gǔ jīn bú shì bù jīng lì, tà pò qīng shān chóng fù zhòng.
古今不是不經歷,踏破青山重復重。
“踏破青山重復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