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往言猶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適往言猶是”全詩
五更千里夢,殘月一城雞。
適往言猶是,浮生理可齊。
山王今已貴,肯聽竹禽啼。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夢後寄歐陽永叔》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夢后寄歐陽永叔》是宋代詩人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趁常參久,安眼向舊溪。
五更千里夢,殘月一城雞。
適往言猶是,浮生理可齊。
山王今已貴,肯聽竹禽啼。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在夢境中與歐陽永叔相會后的情景,表達了對過往時光的留戀和對現實生活的思考。詩人在夢中回到了過去的溪邊,感慨時間的匆忙與流逝。清晨的五更時分,夢境中千里之外的景色仿佛就在眼前,但殘月的光輝下只有一座城市里的雞聲。
詩人回憶起與歐陽永叔的往事,感嘆往昔的言談依然在耳,人生的浮華與虛幻可以得到平衡。然而,山王(指當時的朝廷官員)如今已經地位顯赫,是否還會愿意傾聽竹林中鳥兒的啼鳴呢?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虛幻的感慨,展示了梅堯臣獨特的詩性和思考。通過對夢境和現實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思念和對浮生虛幻的領悟。
詩中的"五更千里夢"和"殘月一城雞"形象地描繪了夢境與現實的距離感,強調了時間和空間的轉變。詩人用"適往言猶是"表達了過去的記憶仍然清晰,人生的經歷可以在夢中得到超越現實的平衡。最后兩句"山王今已貴,肯聽竹禽啼"則暗示了現實生活中權貴的追逐和迷失,詩人對自然和真實的渴望。
整首詩詞樸素而含蓄,用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示了梅堯臣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它引發了人們對時間流逝、現實與夢境、虛幻與真實之間關系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藝術性。
“適往言猶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èng hòu jì ōu yáng yǒng shū
夢後寄歐陽永叔
bù chèn cháng cān jiǔ, ān yǎn xiàng jiù xī.
不趁常參久,安眼向舊溪。
wǔ gēng qiān lǐ mèng, cán yuè yī chéng jī.
五更千里夢,殘月一城雞。
shì wǎng yán yóu shì, fú shēng lǐ kě qí.
適往言猶是,浮生理可齊。
shān wáng jīn yǐ guì, kěn tīng zhú qín tí.
山王今已貴,肯聽竹禽啼。
“適往言猶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