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通可問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窮通可問焉”全詩
伊水矯白鷺,蜀山鳴杜鵑。
輕袍游宦去,匹馬度關年。
若過君平肆,窮通可問焉。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邵夢得永康軍判官》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邵夢得永康軍判官》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言離洛陽日,正值春風前。
伊水矯白鷺,蜀山鳴杜鵑。
輕袍游宦去,匹馬度關年。
若過君平肆,窮通可問焉。
詩意:
詩的開頭描述了離開洛陽的日子,正值春風初吹的時候。接著描繪了伊水上翱翔的白鷺和蜀山上鳴叫的杜鵑鳥。后半部分寫到了詩人輕裝出游,離開故鄉,穿越邊關的歲月。詩人希望如果經過君平的地方,可以了解到他是否能夠在窮困和通達之間找到平衡。
賞析:
這首詩詞以離別和思念為主題,通過對洛陽離別、春風、白鷺、杜鵑的描繪,創造了一種富有詩意的離別氛圍。詩中的離別意象和自然景物的描寫相互映襯,增強了離別情感的深度和強烈。詩的后半部分則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對命運的探索,將個人的境遇與社會的變遷相結合。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離別的情感,并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未來的思考,展示了離別者內心的堅定和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情感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在離別中的思考和追求。它既體現了個人情感的真摯,又融入了社會和歷史的背景,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窮通可問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hào mèng dé yǒng kāng jūn pàn guān
送邵夢得永康軍判官
yán lí luò yáng rì, zhèng zhí chūn fēng qián.
言離洛陽日,正值春風前。
yī shuǐ jiǎo bái lù, shǔ shān míng dù juān.
伊水矯白鷺,蜀山鳴杜鵑。
qīng páo yóu huàn qù, pǐ mǎ dù guān nián.
輕袍游宦去,匹馬度關年。
ruò guò jūn píng sì, qióng tōng kě wèn yān.
若過君平肆,窮通可問焉。
“窮通可問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