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草命令辭如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正草命令辭如虹”全詩
文公嘗為穎作傳,使穎名字存無窮。
遍走五岳都不逢,乃至瑯琊聞醉翁。
醉翁傳是昌黎之後身,文章節行一以同。
滌人喜其就籠紲,遂與提攜來自東。
見公於鉅鱉之峰,正草命令辭如虹。
筆禿愿脫冠以從,赤身謝德歸蒿蓬。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重賦白兔》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賦白兔》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毛氏穎出中山中,
衣白兔褐求文公。
文公嘗為穎作傳,
使穎名字存無窮。
遍走五岳都不逢,
乃至瑯琊聞醉翁。
醉翁傳是昌黎之後身,
文章節行一以同。
滌人喜其就籠紲,
遂與提攜來自東。
見公於鉅鱉之峰,
正草命令辭如虹。
筆禿愿脫冠以從,
赤身謝德歸蒿蓬。
詩意:
這首詩詞主要以文學的傳承和敬意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前輩文學家的贊美和對文學傳統的重視。詩中描述了毛氏穎,他身著白色兔皮裘,向文公(指文學家)尋求傳承。文公曾為穎寫傳記,使穎的名字流傳無窮。然而,穎四處走訪五岳(指中國著名山岳),卻無法遇見文公,直到他聽聞瑯琊山上有位醉翁傳承文學,才得以與他相見。這位醉翁實際上是昌黎(指唐代文學家杜牧)的后人,他的文章風格和行為舉止與昌黎一脈相承。穎受到醉翁的賞識和指導,于是與他一同離開東方,來到鉅鱉之峰(可能指某個山峰的名稱),醉翁正式命令穎辭去官職,以追隨他的文學道路。穎表示愿意放下官位,赤身謝恩,回歸到草蓬(指放浪自由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詞以虛實結合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文學傳承的思考和對文學家的敬仰之情。通過描述毛氏穎和他與文公、醉翁的相遇與交往,表達了作者對于文學傳統的珍視和對于前輩文學家的欽佩。詩中使用了山岳、兔皮裘、醉翁等象征意味強烈的形象,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藝術感。詩中的情節跌宕起伏,通過不同的場景和人物的描寫,展現了文學傳承的復雜性和困難性。最后,穎愿意放棄一切,追隨醉翁并回歸自然的生活,表達了對于文學追求和自由境界的向往。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精巧的語言和意境,表達了作者對于文學傳承和自由精神的思考,展現了對前輩文學家的敬意和對文學道路的追求。
“正草命令辭如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fù bái tù
重賦白兔
máo shì yǐng chū zhōng shān zhōng, yī bái tù hè qiú wén gōng.
毛氏穎出中山中,衣白兔褐求文公。
wén gōng cháng wèi yǐng zuò chuán, shǐ yǐng míng zì cún wú qióng.
文公嘗為穎作傳,使穎名字存無窮。
biàn zǒu wǔ yuè dōu bù féng, nǎi zhì láng yá wén zuì wēng.
遍走五岳都不逢,乃至瑯琊聞醉翁。
zuì wēng chuán shì chāng lí zhī hòu shēn, wén zhāng jié xíng yī yǐ tóng.
醉翁傳是昌黎之後身,文章節行一以同。
dí rén xǐ qí jiù lóng xiè, suì yǔ tí xié lái zì dōng.
滌人喜其就籠紲,遂與提攜來自東。
jiàn gōng yú jù biē zhī fēng, zhèng cǎo mìng lìng cí rú hóng.
見公於鉅鱉之峰,正草命令辭如虹。
bǐ tū yuàn tuō guàn yǐ cóng, chì shēn xiè dé guī hāo péng.
筆禿愿脫冠以從,赤身謝德歸蒿蓬。
“正草命令辭如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