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叟津難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野叟津難問”全詩
行吟同去國,退翼欲乘風。
憂已先天下,窮方坐井中。
予生一如此,安得免衰翁。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表臣以阻水見勉次其韻》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表臣以阻水見勉次其韻》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野老難以問明情況,而賢者的酒杯卻不會空。我行走吟詠,與賢人一同離開了國家,但內心仍希望能乘風而去。我為國家的憂慮早已先天下之憂,像窮人坐在井底一般。我如此度過一生,又如何能夠逃避老去的命運呢?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梅堯臣內心的憂慮和對自身命運的思考。詩中的"野叟"代表了普通人,而"賢人"則代表了有智慧和才能的人。詩人身處困境之中,難以了解國家的情況,而賢者卻可以盡情享受酒宴。他離開了國家,但仍懷揣著逃離困境的渴望。他感到自己的憂慮早已超越個人,成為對整個國家的擔憂。最后,他思考自己的命運,認為無法逃避老去的衰老。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野叟"和"賢人"的對比,揭示了社會階層的差異和困境中普通人的無奈。詩人離開國家,但內心的憂慮仍然存在,這反映了他對國家和社會的關切。最后兩句表達了對衰老不可避免的痛苦和無奈。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詞句傳達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宋代士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個人命運的思考。
“野叟津難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ǎo chén yǐ zǔ shuǐ jiàn miǎn cì qí yùn
表臣以阻水見勉次其韻
yě sǒu jīn nán wèn, xián rén jiǔ bù kōng.
野叟津難問,賢人酒不空。
xíng yín tóng qù guó, tuì yì yù chéng fēng.
行吟同去國,退翼欲乘風。
yōu yǐ xiān tiān xià, qióng fāng zuò jǐng zhōng.
憂已先天下,窮方坐井中。
yǔ shēng yī rú cǐ, ān dé miǎn shuāi wēng.
予生一如此,安得免衰翁。
“野叟津難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