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目非相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滿目非相親”全詩
滿目非相親,寂默對河流。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別三十弟彥臣》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別三十弟彥臣》是宋代詩人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離別三十弟彥臣,
早晨告別都城里。
黃昏時分止步汴堤頭,
眼前景象陌生疏離。
我默默無語,對著河水默默傾聽。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離開都城、告別親人的情景。詩人清晨離開都城,晚上到達汴堤頭,眼前的景象與他熟悉的環境截然不同。他感到孤獨和陌生,面對著陌生的景色,默默地傾聽著河水的流淌聲。整首詩詞表達了離別時的憂傷和孤獨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離別時的心情。詩人通過對比都城和汴堤頭的景色,展現了離開熟悉環境后的孤獨感和陌生感。他的寂默和對河流的傾聽,彰顯了內心的憂傷和思緒的紛亂。整首詩詞給人一種靜謐、蕭瑟的感覺,讓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
梅堯臣是北宋末年的文學家,他的作品多以寫景、抒懷為主題,情感細膩、意境深遠。《別三十弟彥臣》展示了他對離鄉別親的離愁別緒的深刻感受,同時也反映了宋代人們離鄉背井的常態和生活的不易。這首詩詞雖然簡短,卻能引起讀者對離別、孤獨等情感的共鳴,展現了梅堯臣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情感表達能力。
“滿目非相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sān shí dì yàn chén
別三十弟彥臣
cháo cí dū chéng lǐ, mù zhǐ biàn dī tóu.
朝辭都城里,暮止汴堤頭。
mǎn mù fēi xiāng qīn, jì mò duì hé liú.
滿目非相親,寂默對河流。
“滿目非相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