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久年深無杏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事久年深無杏樹”全詩
猿啾啾兮怨月,江渺渺兮多煙。
東林西林兮入何處,上方下方兮通石路。
連湘接楚饒桂花,事久年深無杏樹。
使君愛人兼愛山,時引雙旌萬木間。
政成人野皆不擾,遂令法侶性安閑。
分類:
作者簡介(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約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潤州(今鎮江)丹陽人,著名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歷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廬山歌送至弘法師兼呈薛江州》皇甫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廬山歌送至弘法師兼呈薛江州》的中文譯文:
釋子去兮訪名山,
禪舟容與兮住仍前。
猿啾啾兮怨月,
江渺渺兮多煙。
東林西林兮入何處,
上方下方兮通石路。
連湘接楚饒桂花,
事久年深無杏樹。
使君愛人兼愛山,
時引雙旌萬木間。
政成人野皆不擾,
遂令法侶性安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皇甫冉創作的,是送別至弘法師前往廬山訪禪修行的詩歌。詩中描繪了弘法師去廬山訪名山的情景,表達了對他的祝福和對廬山的美景的贊美。
詩的開頭,詩人表達了釋子(即弘法師)離開的情景,乘船前往廬山,同時表達了對他的深深思念和希望他前程順利的祝福。詩人描繪了廬山的景色,猿啾啾怨月,江渺渺多煙,給人一種山靜水遠的感覺。
接著,詩人描述了廬山的景色,東林西林,上方下方通石路,描繪了廬山的壯麗景色和繁華熱鬧的景象。然后提到了湘江和楚江相連,桂花飄香,但是卻沒有杏樹,暗示廬山之美勝過湘楚之地。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弘法師的贊賞和祝福,稱他不僅愛人,也愛山,用雙旌引領在萬木之間,表示他的修行成果已經得到政府的認可,人人都尊重他的存在,法侶們也過著平靜安寧的生活。
整體上,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手法描繪了廬山的美景和弘法師的修行生活,表達了對弘法師的贊美和祝福。詩人通過山水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對廬山的喜愛和仰慕之情,并將弘法師與廬山美景相結合,增加了詩的情感和詩意。
“事久年深無杏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ú shān gē sòng zhì hóng fǎ shī jiān chéng xuē jiāng zhōu
廬山歌送至弘法師兼呈薛江州
shì zǐ qù xī fǎng míng shān, chán zhōu róng yǔ xī zhù réng qián.
釋子去兮訪名山,禪舟容與兮住仍前。
yuán jiū jiū xī yuàn yuè,
猿啾啾兮怨月,
jiāng miǎo miǎo xī duō yān.
江渺渺兮多煙。
dōng lín xī lín xī rù hé chǔ, shàng fāng xià fāng xī tōng shí lù.
東林西林兮入何處,上方下方兮通石路。
lián xiāng jiē chǔ ráo guì huā, shì jiǔ nián shēn wú xìng shù.
連湘接楚饒桂花,事久年深無杏樹。
shǐ jūn ài rén jiān ài shān,
使君愛人兼愛山,
shí yǐn shuāng jīng wàn mù jiān.
時引雙旌萬木間。
zhèng chéng rén yě jiē bù rǎo, suì lìng fǎ lǚ xìng ān xián.
政成人野皆不擾,遂令法侶性安閑。
“事久年深無杏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