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馳卒歲亦何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驅馳卒歲亦何功”全詩
蒹葭曙色蒼蒼遠,蟋蟀秋聲處處同。
鄉路遙知淮浦外,故人多在楚云東。
日夕煙霜那可道,壽陽西去水無窮。
分類:
作者簡介(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約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潤州(今鎮江)丹陽人,著名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歷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使往壽州淮路寄劉長卿(一作判官)》皇甫冉 翻譯、賞析和詩意
《使往壽州淮路寄劉長卿(一作判官)》是唐代皇甫冉所作的一首詩。該詩描述了詩人在荒涼的村落中孤獨征程的景象,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友情的思念之情。
詩中描繪了一片榛草荒涼、無人煙的村落景象,詩人身處其中,驅馳了一年,卻沒有什么實際成果,未能取得什么成功。而黎明的蒹葭蒼蒼,晚上處處傳來蟋蟀秋聲,顯得格外蕭瑟。然而,盡管離家已久,詩人經過這條遙遠的鄉路,仍然能夠遠遠地知道故友劉長卿多在淮浦外,生活在他遙遠的東方。
詩人提到的“日夕煙霜”,意味著詩人長期以來飽受風霜日曬,但他面對這些風霜,卻始終無法言說其中的辛酸。而壽陽的水向西流淌去,無窮無盡,仿佛象征著詩人對于時間無窮流轉的思考和感慨。
通過這首詩,皇甫冉抒發了自己在荒涼鄉村中孤獨征程的心情,表達了對友情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意象運用也展示了唐代詩人獨特的寫意風格。
“驅馳卒歲亦何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ǐ wǎng shòu zhōu huái lù jì liú zhǎng qīng yī zuò pàn guān
使往壽州淮路寄劉長卿(一作判官)
zhēn cǎo huāng liáng cūn luò kōng, qū chí zú suì yì hé gōng.
榛草荒涼村落空,驅馳卒歲亦何功。
jiān jiā shǔ sè cāng cāng yuǎn,
蒹葭曙色蒼蒼遠,
xī shuài qiū shēng chǔ chù tóng.
蟋蟀秋聲處處同。
xiāng lù yáo zhī huái pǔ wài, gù rén duō zài chǔ yún dōng.
鄉路遙知淮浦外,故人多在楚云東。
rì xī yān shuāng nà kě dào, shòu yáng xī qù shuǐ wú qióng.
日夕煙霜那可道,壽陽西去水無窮。
“驅馳卒歲亦何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