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騎瘦馬固莫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騎瘦馬固莫稱”全詩
其間春雷驚龍走,竹根迸石垂虺尾,骨節瘦密風霜吞。
野夫采之縋懸蔓,分寸脫死持還奔。
他人不可得此物,乃重太守公侯孫。
獻來一錢不肯要,只乞斗抱歸村。
太守立性豈諂貴,將贈故人唯義存。
我騎瘦馬固莫稱,破韉爛轡沙塵昏。
明日試趨君門,孰不怪視竊笑言。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雷太簡遺蜀鞭》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雷太簡遺蜀鞭》是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蜀道峭壁險峻的景象,以及作者從太守那里獲得的一根特殊的鞭子。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雷太簡遺蜀鞭》
蜀道山之峭壁兮,
如快刀一削平無痕。
其間春雷驚龍走,
竹根迸石垂虺尾,
骨節瘦密風霜吞。
野夫采之縋懸蔓,
分寸脫死持還奔。
他人不可得此物,
乃重太守公侯孫。
獻來一錢不肯要,
只乞斗抱歸村。
太守立性豈諂貴,
將贈故人唯義存。
我騎瘦馬固莫稱,
破韉爛轡沙塵昏。
明日試趨君門,
孰不怪視竊笑言。
詩詞中的“雷太簡遺蜀鞭”指的是作者從太守那里所得的一根鞭子。這首詩描繪了蜀道山峭壁險峻的景色,形容如同利劍般峻峭,清晰地表達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象。春雷轟鳴,仿佛龍騰之聲,竹根石垂則象征著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頑強。
詩中還描繪了一個野夫,他采集到了這根鞭子,雖然它是一件珍貴的物品,但他毅然將其歸還給太守。其他人無法得到這樣的物品,只有太守作為重臣的后代才能擁有。野夫只是為了一顆銅錢而不愿要,只是希望能夠得到一抱草歸村。
太守并不向權貴妥協,他將鞭子贈送給了故人,體現了他堅守正義和友情的品質。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騎著瘦馬,鞍轡破爛,沙塵滾滾的形象。他自信地表示,明天他將前往太守的府邸,雖然可能會受到怪異的目光和嘲笑,但他依然堅定地前行。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蜀道山的壯麗景色以及展現太守和野夫的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力量和正義品質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自身的堅韌和自信,以及對友情和義氣的珍視。
“我騎瘦馬固莫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éi tài jiǎn yí shǔ biān
雷太簡遺蜀鞭
shǔ dào shān zhī qiào bì xī, rú kuài dāo yī xuē píng wú hén.
蜀道山之峭壁兮,如快刀一削平無痕。
qí jiān chūn léi jīng lóng zǒu, zhú gēn bèng shí chuí huī wěi,
其間春雷驚龍走,竹根迸石垂虺尾,
gǔ jié shòu mì fēng shuāng tūn.
骨節瘦密風霜吞。
yě fū cǎi zhī zhuì xuán màn,
野夫采之縋懸蔓,
fēn cùn tuō sǐ chí hái bēn.
分寸脫死持還奔。
tā rén bù kě dé cǐ wù,
他人不可得此物,
nǎi zhòng tài shǒu gōng hóu sūn.
乃重太守公侯孫。
xiàn lái yī qián bù kěn yào,
獻來一錢不肯要,
zhǐ qǐ dòu bào guī cūn.
只乞斗抱歸村。
tài shǒu lì xìng qǐ chǎn guì,
太守立性豈諂貴,
jiāng zèng gù rén wéi yì cún.
將贈故人唯義存。
wǒ qí shòu mǎ gù mò chēng,
我騎瘦馬固莫稱,
pò jiān làn pèi shā chén hūn.
破韉爛轡沙塵昏。
míng rì shì qū jūn mén,
明日試趨君門,
shú bù guài shì qiè xiào yán.
孰不怪視竊笑言。
“我騎瘦馬固莫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