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先看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廣陵先看潮”全詩
橫江百馬怒,卷海萬鼙囂。
舟楫凌湍發,魚龍接浪跳。
薄言增勇氣,少當舉山瓢。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韓文饒寺丞宰蕭山》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韓文饒寺丞宰蕭山》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吳會未探穴,廣陵先看潮。
橫江百馬怒,卷海萬鼙囂。
舟楫凌湍發,魚龍接浪跳。
薄言增勇氣,少當舉山瓢。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送別韓文饒前往蕭山的場景。詩人首先提到吳會(即蘇州)還未探索出寶藏之地,而廣陵(即揚州)卻已經看到潮水的涌動。接著,詩人描繪了橫江上百匹馬奔騰的壯觀景象,海浪翻騰,萬軍齊鳴。船只穿越湍急的江流,魚龍躍出波濤之中。最后,詩人以“薄言增勇氣,少當舉山瓢”表達了送別者的鼓勵和祝愿,鼓勵韓文饒勇敢面對未來的挑戰。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寫和形象的比喻,展示了江南水鄉的壯美景色。詩人以橫江上百匹馬奔騰和海浪翻騰的景象,表達了大自然的磅礴力量和無窮的生機。船只凌駕于湍急的江流之上,魚龍躍出波濤之間,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勇氣和融合。最后兩句“薄言增勇氣,少當舉山瓢”,表達了送別者對韓文饒的鼓勵和祝愿,鼓勵他勇敢面對未來的挑戰,用盡全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鮮明的形象和對比,展現了江南水鄉的壯麗景色和生動的畫面。同時,也表達了送別者對韓文饒的美好祝愿和激勵,展現了友誼和人生的豪情。整首詩詞給人以豁達、勇敢和奮進的力量,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廣陵先看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án wén ráo sì chéng zǎi xiāo shān
送韓文饒寺丞宰蕭山
wú huì wèi tàn xué, guǎng líng xiān kàn cháo.
吳會未探穴,廣陵先看潮。
héng jiāng bǎi mǎ nù, juǎn hǎi wàn pí xiāo.
橫江百馬怒,卷海萬鼙囂。
zhōu jí líng tuān fā, yú lóng jiē làng tiào.
舟楫凌湍發,魚龍接浪跳。
báo yán zēng yǒng qì, shǎo dāng jǔ shān piáo.
薄言增勇氣,少當舉山瓢。
“廣陵先看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