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老不擇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母老不擇祿”全詩
長河未結凍,去客已懷冰。
露蟬不飽腹,志士甘曲肱。
遠方人所畏,所畏非所兢。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李尉子京之邵武光澤》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李尉子京之邵武光澤》是一首宋代梅堯臣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母親年老卻不追求高官厚祿,而是一心勤勉早起。長河尚未結冰,而離別的客人已懷抱著寒冷。露水滋養不飽腹的蟬,志士甘愿屈臂承勞。遠方的人們所畏懼的,并非我所害怕的。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崇高的品質和價值觀。詩中的母親不追求權勢和財富,而是以勤勉和奉獻的態度過著樸素的生活。她并不在意個人利益的得失,而是在顧及他人的福祉。詩人通過描寫母親和離別的客人之間的對比,強調了母親高尚的品質和無私的精神。同時,詩人表達了對志士的贊頌,他們愿意為了理想和正義而奮斗,不怕付出辛勤勞動和犧牲個人利益。最后,詩人指出了遠方人們所畏懼的事物,并不是他所害怕的,暗示了他對困難和挑戰的勇敢面對和超越。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對勤勉、奉獻和無私精神的贊美。詩人以母親和離別的客人作為寫作對象,通過對比展現了他們的不同態度和價值觀。母親的高潔品質和志士的奉獻精神在詩中得到了突出的描繪,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對比效果。詩人通過這種對比,呼喚人們保持崇高的品德和追求,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勇敢面對困難和挑戰的態度。
此外,詩中運用了一些意象和比喻,使詩意更加富有情感和深度。例如,長河未結凍和去客已懷冰形象地描繪了離別者內心的寒冷和不舍之情。露蟬不飽腹和志士甘曲肱則通過描寫昆蟲和志士的形象,展現了不同生活狀態下人們對待困境和付出的態度。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凝練地傳達了作者對高尚品質和勇敢精神的贊美,給人以思考和啟示。
“母老不擇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wèi zǐ jīng zhī shào wǔ guāng zé
送李尉子京之邵武光澤
mǔ lǎo bù zé lù, yī guān qín sù xìng.
母老不擇祿,一官勤夙興。
cháng hé wèi jié dòng, qù kè yǐ huái bīng.
長河未結凍,去客已懷冰。
lù chán bù bǎo fù, zhì shì gān qū gōng.
露蟬不飽腹,志士甘曲肱。
yuǎn fāng rén suǒ wèi, suǒ wèi fēi suǒ jīng.
遠方人所畏,所畏非所兢。
“母老不擇祿”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