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語未全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蠻語未全通”全詩
峽猿初入聽,蠻語未全通。
暮雪思梁國,朝云識楚宮。
吏人衣拜處,嘶馬入丹楓。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劉子思殿丞宰巫山》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劉子思殿丞宰巫山》是一首宋代梅堯臣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千里向巴東,青山不可窮。
峽猿初入聽,蠻語未全通。
暮雪思梁國,朝云識楚宮。
吏人衣拜處,嘶馬入丹楓。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送別劉子思殿丞宰巫山的場景。詩人在千里之外向東巴地區出發,意指遠離巫山。青山蜿蜒綿延,無法窮盡。峽谷中的猿猴初次聽到詩人的歌聲,但他們還未完全理解詩人所唱的蠻族語言。在夕陽下,詩人懷念起梁國的暮雪,朝陽中,他能辨認出楚宮的朝云。在行人和官吏的拜別之處,馬兒嘶鳴著穿過紅葉丹楓的林間。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巫山的思念之情。青山的無窮延伸象征著離別的遼闊距離,而峽谷中的猿猴則象征著陌生的環境和語言。詩人的思緒在夕陽和朝陽下流轉,暮雪引發了對故鄉的思念,而朝云則使他辨認出現在楚宮的景象。最后,詩人描繪了吏人和馬兒的離別場景,通過紅葉丹楓的描繪,增添了一份凄美和離愁。整首詩抓住了離別時的感傷和思念之情,以自然景物的描繪為背景,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遠方的思念。
“蠻語未全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iú zi sī diàn chéng zǎi wū shān
送劉子思殿丞宰巫山
qiān lǐ xiàng bā dōng, qīng shān bù kě qióng.
千里向巴東,青山不可窮。
xiá yuán chū rù tīng, mán yǔ wèi quán tōng.
峽猿初入聽,蠻語未全通。
mù xuě sī liáng guó, zhāo yún shí chǔ gōng.
暮雪思梁國,朝云識楚宮。
lì rén yī bài chù, sī mǎ rù dān fēng.
吏人衣拜處,嘶馬入丹楓。
“蠻語未全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