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水坐猶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灑水坐猶熱”全詩
念子遠歸時,焦煙起車轍。
落日原上微,鳥棲人欲別。
我心明月在,相照異盈缺。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謝師厚歸南陽》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謝師厚歸南陽》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好友謝師厚離開南陽的情景,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友誼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竹館蔭以風,灑水坐猶熱。
念子遠歸時,焦煙起車轍。
落日原上微,鳥棲人欲別。
我心明月在,相照異盈缺。
譯文:
竹館借風吹來涼意,灑水的座位依然溫熱。
想起友人遠行的時刻,車轍掀起濃煙塵土。
夕陽微微地落在原野上,鳥兒棲息,人們即將分別。
我的心如明亮的月亮,與友人互相照耀,雖然有不同的圓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離別情景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友人的思念和情感。詩人描述了送別時的情景,以及內心的感受。
首先,詩人借助竹館和風的形象,描繪了清涼的氛圍,展示了友人離別前的片刻寧靜。灑水坐位依然溫熱,暗示了友人剛剛離開的痕跡,使人感受到他的存在。
接著,詩人回憶起友人遠行的時刻,焦煙起車轍,表明友人已經離開,離別的現實讓詩人感到焦慮和惋惜。
然后,詩人通過描繪落日微微的景象,以及鳥兒棲息的畫面,表達了送別時的凄涼和離別的不舍之情。
最后兩句“我心明月在,相照異盈缺”,通過明月的比喻,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思念和對友人的祝福。明月的圓缺象征著友誼中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盡管友人已經離去,但他們之間的心靈交流仍然存在。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離別情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心理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思念之情,給人一種深深的感動和回味。
“灑水坐猶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iè shī hòu guī nán yáng
送謝師厚歸南陽
zhú guǎn yīn yǐ fēng, sǎ shuǐ zuò yóu rè.
竹館蔭以風,灑水坐猶熱。
niàn zi yuǎn guī shí, jiāo yān qǐ chē zhé.
念子遠歸時,焦煙起車轍。
luò rì yuán shàng wēi, niǎo qī rén yù bié.
落日原上微,鳥棲人欲別。
wǒ xīn míng yuè zài, xiāng zhào yì yíng quē.
我心明月在,相照異盈缺。
“灑水坐猶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