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門春聚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郭門春聚船”全詩
兩岸修竹林,孤城嚴晚鼓。
自辨越人言,難廋楚鄉語。
郭門春聚船,江賈無多取。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晏太祝之宣城監稅》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晏太祝之宣城監稅》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每次都喜歡在昭亭旁邊停留,
清澈的灘上有幾塊石頭。
兩岸種滿了修竹,
孤立的城池嚴守著晚鼓。
我能辨別出越人的言語,
但卻難以瘦身楚鄉的語言。
郭門春天聚集了船只,
江上的商賈并不多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梅堯臣送別晏太祝前往宣城監稅的場景。詩人在昭亭旁邊停留,欣賞著清澈的河灘上的幾塊石頭。兩岸種滿了修竹,形成了一道竹林。這座孤立的城池嚴守著晚鼓,顯現出一種嚴肅的氛圍。
詩中提到詩人能夠理解越人的言語,但卻難以理解楚鄉的語言。這可能暗示著詩人身處陌生的環境,對于當地的方言和文化有些生疏。
最后兩句描繪了春天時郭門聚集了船只,但江上的商賈并不多取。這可能意味著這個地方并不繁華,商業活動相對較少。
整首詩詞以簡潔、淡雅的筆觸勾勒出了宣城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場景的感慨和對宣城清幽環境的喜愛。同時,通過對越人和楚鄉語言的提及,詩人也展示了自己在陌生環境中的困惑與感嘆。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自然的描寫和微妙的情感表達,傳達了作者對離別和環境的感受。
“郭門春聚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àn tài zhù zhī xuān chéng jiān shuì
送晏太祝之宣城監稅
měi ài zhāo tíng bàng, qīng tān shí kě shǔ.
每愛昭亭傍,清灘石可數。
liǎng àn xiū zhú lín, gū chéng yán wǎn gǔ.
兩岸修竹林,孤城嚴晚鼓。
zì biàn yuè rén yán, nán sōu chǔ xiāng yǔ.
自辨越人言,難廋楚鄉語。
guō mén chūn jù chuán, jiāng jiǎ wú duō qǔ.
郭門春聚船,江賈無多取。
“郭門春聚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