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驄烏臼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系驄烏臼樹”全詩
系驄烏臼樹,燒眼杜鵑花。
轉塢泥塍滑,迷村草徑叉。
旋挑初出筍,漫掐自生茶。
農斧穿桑齾,牛童綰髻丫。
鄉園方在遠,看及種胡麻。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和寒食偶書》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和寒食偶書》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去年逢今日,雨寒田舍家。
Last year on this day, rain and cold at the rural home.
在去年的今天,農舍里下著寒冷的雨。
系驄烏臼樹,燒眼杜鵑花。
Tied my bay horse to the mulberry tree, burning-red azaleas dazzling my eyes.
我把我的駿馬拴在桑樹上,熾熱的杜鵑花刺痛了我的眼睛。
轉塢泥塍滑,迷村草徑叉。
The turning wharf, muddy and slippery; the grassy path in the village forks and confuses.
轉過身來,碼頭泥濘又滑溜;村子里的小徑迷茫交錯。
旋挑初出筍,漫掐自生茶。
Twisting and picking the newly sprouted bamboo shoots, casually plucking the self-grown tea leaves.
我扭動著,摘下初生的筍芽,隨意采摘自家種植的茶葉。
農斧穿桑齾,牛童綰髻丫。
The farmer's axe penetrates the tangled branches of the mulberry, the cowherd ties up his hair.
農夫的斧頭穿過紛亂的桑樹枝,牧童把頭發束起。
鄉園方在遠,看及種胡麻。
The countryside is far away, but I can still see the cultivation of sesame.
鄉村就在遠方,我望見了人們種植胡麻的景象。
詩意和賞析:
《依韻和寒食偶書》以詩人對農村生活的描繪為主線,展現了農民在春季田間勞作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雨寒的農舍、拴在樹上的駿馬和灼熱的杜鵑花,展示了農村生活的樸素和辛勤。他描述了村子里泥濘的碼頭、迷茫的小徑,表現出鄉村的自然環境和鄉土風情。同時,詩中還有對農民勞作場景的描繪,如采摘筍芽和茶葉,以及農夫的斧頭和牧童的形象,展示了農民的辛勤勞作和勤儉持家的精神。最后,詩人提到鄉園在遠方,但他仍能看到人們種植胡麻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農村的自然風光和人們的勞作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情思念。它通過細膩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農村生活的樸素和真實,以及農民的辛勤勞作和勤儉持家的精神。整首詩詞給人以寧靜、自然的感覺,使人們對農村生活和田園景色產生共鳴和贊美。
“系驄烏臼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hán shí ǒu shū
依韻和寒食偶書
qù suì féng jīn rì, yǔ hán tián shè jiā.
去歲逢今日,雨寒田舍家。
xì cōng wū jiù shù, shāo yǎn dù juān huā.
系驄烏臼樹,燒眼杜鵑花。
zhuǎn wù ní chéng huá, mí cūn cǎo jìng chā.
轉塢泥塍滑,迷村草徑叉。
xuán tiāo chū chū sǔn, màn qiā zì shēng chá.
旋挑初出筍,漫掐自生茶。
nóng fǔ chuān sāng yà, niú tóng wǎn jì yā.
農斧穿桑齾,牛童綰髻丫。
xiāng yuán fāng zài yuǎn, kàn jí zhǒng hú má.
鄉園方在遠,看及種胡麻。
“系驄烏臼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