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蹄未能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塵蹄未能息”全詩
茲對昭亭山,將行還有作。
別離此與彼,終始情不薄。
我為解羈馬,君乃高飛鶴。
塵蹄未能息,健翅懷棲泊。
尋巢望吳田,一傍華亭郭。
況多丹頂雛,坐看翔寥廓。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艤舟昭亭送都官暫歸錢塘》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艤舟昭亭送都官暫歸錢塘》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艤舟昭亭送都官暫歸錢塘,
曾經在大梁城,以詩賦取得贊譽。
此刻我面對著昭亭山,即將離去卻還有所創作。
別離之情存在于此地和彼地,始終不曾減淡。
我為了解放那受羈絆的馬,你則如高飛的仙鶴。
塵埃未能停息,健壯的翅膀懷抱著停歇之處。
尋找巢穴望向吳田,一旁是華亭郭城。
何況有許多紅頂的雛鳥,坐觀它們在空曠中翱翔的景象。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送別都官的情景,以及詩人對離別的感慨和對自然景物的觀察。詩人與都官在昭亭送別之際,表達了彼此的別離之情,表示自己將繼續創作。詩人比喻自己為解放受羈絆的馬,而都官則象征高飛的仙鶴,各自追求自由。詩人觀察到塵埃未能停歇,自己懷抱著翅膀尋找停歇之處,同時留意到華亭郭城和紅頂的雛鳥在廣闊天空中翱翔。整首詩以別離和自由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表現了別離的情感和對自由的追求。詩人以昭亭為背景,以舟行送別的情景為線索,表達了離別之情的深沉和對自由的向往。詩中運用了一系列意象,如羈馬與高飛的仙鶴、塵蹄與健翅、巢穴與華亭郭城,以及紅頂的雛鳥等,豐富了詩歌的意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抒發內心情感的對比,詩人展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詩詞既有離別的傷感,又有對自由的向往,以及對自然的贊美,給人以深入思考和情感共鳴的空間。
“塵蹄未能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 zhōu zhāo tíng sòng dōu guān zàn guī qián táng
艤舟昭亭送都官暫歸錢塘
qián wǎng dà liáng chéng, shī fù jiā rù mù.
前枉大梁城,詩賦嘉入幕。
zī duì zhāo tíng shān, jiāng xíng hái yǒu zuò.
茲對昭亭山,將行還有作。
bié lí cǐ yǔ bǐ, zhōng shǐ qíng bù báo.
別離此與彼,終始情不薄。
wǒ wèi jiě jī mǎ, jūn nǎi gāo fēi hè.
我為解羈馬,君乃高飛鶴。
chén tí wèi néng xī, jiàn chì huái qī pō.
塵蹄未能息,健翅懷棲泊。
xún cháo wàng wú tián, yī bàng huá tíng guō.
尋巢望吳田,一傍華亭郭。
kuàng duō dān dǐng chú, zuò kàn xiáng liáo kuò.
況多丹頂雛,坐看翔寥廓。
“塵蹄未能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