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退效疏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身退效疏傅”全詩
未嘗見蕓人,勇拋冠冕去。
今聞緱山陰,身退效疏傅。
一旦從犢車,歡言友田父。
復來釣澗邊,誰問袁公路。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招隱堂寄題樂郎中》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招隱堂寄題樂郎中》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日哦招隱詩,
日誦歸田賦。
未嘗見蕓人,
勇拋冠冕去。
今聞緱山陰,
身退效疏傅。
一旦從犢車,
歡言友田父。
復來釣澗邊,
誰問袁公路。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招隱堂招聘隱士的情景。詩人自嘲自己寫的招隱詩,讀的是歸田賦(田園詩),卻從未見過真正的隱士。他勇敢地拋棄了官位和榮耀,選擇離開塵囂。現在聽說緱山陰有隱士,他決定效仿古代隱士疏傅的生活方式。有一天,他乘著牛車離開,與友人田父一起歡快地談論著田園生活。之后,他又回到釣魚澗邊,有人問他是否認識袁公路(袁宏道,宋代隱士),但他并不清楚。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梅堯臣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田園生活的贊美。詩人通過寫招隱堂招募隱士的情景,抒發了自己對繁華世界的厭倦和對清凈隱居的向往。他勇敢地拋棄了功名利祿,選擇了返歸自然的生活方式。在詩中,他描述了與友人田父一同談論田園生活的情景,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友情的珍重。
詩中還提到了緱山陰和袁公路,這是對隱士文化的回憶和向往。緱山陰是一個傳說中的隱士之地,他聽說那里有隱士,決定效仿疏傅的隱居方式。而袁公路則是宋代著名的隱士,有人問他是否認識袁公路,表現出他追求隱逸生活的決心和對隱士的敬仰。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渴望和對田園情趣的追求,表達了對官場功利的厭倦,以及對自然和人情之美的贊美。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友情和隱士文化的向往,展示了作者理想中的生活狀態。
“身退效疏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o yǐn táng jì tí lè láng zhōng
招隱堂寄題樂郎中
rì ó zhāo yǐn shī, rì sòng guī tián fù.
日哦招隱詩,日誦歸田賦。
wèi cháng jiàn yún rén, yǒng pāo guān miǎn qù.
未嘗見蕓人,勇拋冠冕去。
jīn wén gōu shān yīn, shēn tuì xiào shū fù.
今聞緱山陰,身退效疏傅。
yī dàn cóng dú chē, huān yán yǒu tián fù.
一旦從犢車,歡言友田父。
fù lái diào jiàn biān, shuí wèn yuán gōng lù.
復來釣澗邊,誰問袁公路。
“身退效疏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