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令盞盡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令盞盡遲”全詩
卻入舟中飲,無令盞盡遲。
須拚一日醉,便作數年期。
落日馬嘶急,岸傍人散時。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昭亭潭上別弟》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昭亭潭上別弟》
朝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從來潭上別,先養故山祠。
卻入舟中飲,無令盞盡遲。
須拚一日醉,便作數年期。
落日馬嘶急,岸傍人散時。
中文譯文:
一直以來在潭上與親弟弟分別,首先要前往故山的祠堂祭拜。
然后進入船中暢飲,不讓酒杯的酒倒得太慢。
必須一日之間盡情地醉倒,才能度過數年的離別時光。
夕陽西下,馬嘶聲匆忙,岸邊的人們也開始散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親弟弟在昭亭潭上分別的情景。詩人首先提到了自己在離別之前會前往故山的祠堂祭拜,可見他對故鄉和祖先的尊重和懷念之情。然后,他們一起登上船,在船中暢飲。詩人希望酒杯里的酒不要倒得太慢,意味著他們想盡情享受與親弟弟相聚的時光。
詩人進一步表達了他們的離別之痛。他們決定要在一天之內盡情地醉倒,以此來減輕分別的痛苦,并希望這樣的醉意可以延續數年。這種酒后的豪情和無畏態度展示了詩人對于離別的堅強和樂觀。
最后兩句描繪了黃昏時分的景象,夕陽西下,馬嘶聲匆忙,岸邊的人們也開始離去。這些景象與詩人與親弟弟的離別形成了對比,加深了離別之情的傷感。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時的情景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同時展現了詩人積極應對離別的態度和對離別時光的珍視。
“無令盞盡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o tíng tán shàng bié dì
昭亭潭上別弟
cóng lái tán shàng bié, xiān yǎng gù shān cí.
從來潭上別,先養故山祠。
què rù zhōu zhōng yǐn, wú lìng zhǎn jǐn chí.
卻入舟中飲,無令盞盡遲。
xū pàn yī rì zuì, biàn zuò shù nián qī.
須拚一日醉,便作數年期。
luò rì mǎ sī jí, àn bàng rén sàn shí.
落日馬嘶急,岸傍人散時。
“無令盞盡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