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誰論臭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冬誰論臭香”全詩
山中采藥人,能自辨苗葉。
當須斸其根,以遂素所愜。
野籜包舊土,遠置風雨捷。
故本含新芽,枯莛帶空莢。
植雖乖地勢,培壅得專輒。
冬誰論臭香,春定引蜂蝶。
豈惟識草木,庶用補羸苶。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種藥》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種藥》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種藥》
云外陽翟山,
實與嵩少接。
山中采藥人,
能自辨苗葉。
當須斸其根,
以遂素所愜。
野籜包舊土,
遠置風雨捷。
故本含新芽,
枯莛帶空莢。
植雖乖地勢,
培壅得專輒。
冬誰論臭香,
春定引蜂蝶。
豈惟識草木,
庶用補羸苶。
中文譯文:
在云外的陽翟山,
實際上與嵩山相連。
山中的采藥人,
能夠辨別植物的芽葉。
應該及時斬斷它們的根,
以滿足自己的喜好。
將這些野草包裹在舊土中,
遠離風雨的侵襲。
原本包含著新芽,
干枯的莖上帶著空莢。
雖然種植位置不合理,
但經過培育得到了專屬的成果。
冬天誰會評論臭香味,
春天自然會吸引蜜蜂和蝴蝶。
不僅懂得草木的特性,
還能用來補充虛弱的身體。
詩意和賞析:
《種藥》這首詩以描繪采藥人種植草藥的過程為主題。詩人將注意力放在了種植者的智慧和努力上,表達了對草藥種植的熱愛和對自然的理解。
詩中提到的陽翟山和嵩山是虛構的地名,但它們象征著草藥的生長環境。采藥人憑借豐富的經驗和觀察力,能夠準確地辨別野生草藥的苗葉,知道如何根據草藥的特性和需求來種植和培育。
詩中的"斸其根"意味著采藥人要及時斬斷植物的根部,以保證植物能夠生長出符合期望的藥材。"野籜包舊土"表明他們將野生的植物放在舊土中,遠離外界的風雨侵襲,以確保它們能夠安全生長。
詩人通過描述草藥的生長過程,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思考。詩中提到的"冬誰論臭香"和"春定引蜂蝶"暗示了草藥在不同季節的價值和用途。草藥不僅能夠治療疾病,還具有香氣吸引昆蟲的特點。
最后兩句"豈惟識草木,庶用補羸苶"表達了對草藥的多重價值認識。種植草藥不僅僅是為了認識和利用植物的特性,更是出于對人們健康的關心和希望通過草藥來治愈疾病、補充體力的愿望。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采藥人種植草藥的過程,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草藥的熱愛。詩人通過細致的描寫和比喻,展現了采藥人的智慧和努力,以及草藥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價值。這首詩的詩意在于強調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以及草藥作為治療疾病、補充健康的重要資源。
“冬誰論臭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ǒng yào
種藥
yún wài yáng dí shān, shí yǔ sōng shǎo jiē.
云外陽翟山,實與嵩少接。
shān zhōng cǎi yào rén, néng zì biàn miáo yè.
山中采藥人,能自辨苗葉。
dāng xū zhǔ qí gēn, yǐ suì sù suǒ qiè.
當須斸其根,以遂素所愜。
yě tuò bāo jiù tǔ, yuǎn zhì fēng yǔ jié.
野籜包舊土,遠置風雨捷。
gù běn hán xīn yá, kū tíng dài kōng jiá.
故本含新芽,枯莛帶空莢。
zhí suī guāi dì shì, péi yōng dé zhuān zhé.
植雖乖地勢,培壅得專輒。
dōng shuí lùn chòu xiāng, chūn dìng yǐn fēng dié.
冬誰論臭香,春定引蜂蝶。
qǐ wéi shí cǎo mù, shù yòng bǔ léi nié.
豈惟識草木,庶用補羸苶。
“冬誰論臭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