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鴉卻歸巢上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晨鴉卻歸巢上棲”全詩
睥睨未辨天東西,癡雛噪舞群翅低。
野桑葉卷風凄凄,濃霧不起寒雨迷,晨鴉卻歸巢上棲。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晨鴉》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晨鴉》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云昏月黑鴉不知,
皷聲冬冬雞報啼。
睥睨未辨天東西,
癡雛噪舞群翅低。
野桑葉卷風凄凄,
濃霧不起寒雨迷,
晨鴉卻歸巢上棲。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清晨的景象,主要以晨曦中的鴉鳥為中心。詩人通過鴉鳥的行為和周圍環境的描繪,表達了一種朦朧、寒冷和孤寂的氛圍。整首詩給人一種幽靜、冷清的感覺,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感受。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通過描繪云昏月黑的景象,展示了清晨的寂靜與幽暗。鴉鳥不知天色已經昏暗,它們的鳴叫聲和雞鳴聲在這個時刻顯得格外清晰和獨特。詩中的“睥睨未辨天東西”表達了詩人對鴉鳥目光不分東西的無助感,也可以理解為對周圍環境朦朧不清的描述。癡雛噪舞群翅低,描繪了鴉鳥的活潑和嬉戲,以及它們羽翅的低低扇動。這些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清晨的靜謐和生機。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野桑葉卷風凄凄、濃霧未起和寒雨迷的景象,給整首詩帶來更多的寒冷和孤寂感。然而,盡管環境如此,晨鴉卻歸巢上棲,這表明鴉鳥在這樣的環境中找到了歸屬和安定,也暗示了詩人對于生活中尋求歸宿和安逸的渴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清晨景象和鴉鳥行為的描繪,傳達了一種幽靜、寒冷和孤寂的情感。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對自然環境的敏感,以及對尋求歸屬和安寧的渴望。整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示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和對自然的獨特感悟。
“晨鴉卻歸巢上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 yā
晨鴉
yún hūn yuè hēi yā bù zhī, gǔ shēng dōng dōng jī bào tí.
云昏月黑鴉不知,皷聲冬冬雞報啼。
pì nì wèi biàn tiān dōng xī, chī chú zào wǔ qún chì dī.
睥睨未辨天東西,癡雛噪舞群翅低。
yě sāng yè juǎn fēng qī qī, nóng wù bù qǐ hán yǔ mí,
野桑葉卷風凄凄,濃霧不起寒雨迷,
chén yā què guī cháo shàng qī.
晨鴉卻歸巢上棲。
“晨鴉卻歸巢上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