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獵墻頭蓓蕾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獵獵墻頭蓓蕾風”全詩
胡粉未生輕蝶白,燕脂先綻野櫻紅。
高高樹里秋千月,獵獵墻頭蓓蕾風。
曉下祠壇多寄詠,衣冠方侍大明宮。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次韻和長文禖祀郊外見寄并呈韓子華》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長文禖祀郊外見寄并呈韓子華》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鵓鴣知雨在桑中,
雄逐雌飛自不同。
胡粉未生輕蝶白,
燕脂先綻野櫻紅。
高高樹里秋千月,
獵獵墻頭蓓蕾風。
曉下祠壇多寄詠,
衣冠方侍大明宮。
詩意:
這首詩詞是梅堯臣在參加禖祀郊外活動時的感受和思考。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社會場景,表達了對秋天的感慨和對宮廷生活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線索,通過對鵓鴣、雨、桑樹、蝶子、櫻花等元素的描繪,展現了秋天的景色和變化。鵓鴣是一種鳥類,它們在桑樹中知道雨要來了,雄鳥追逐雌鳥,展現出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規律。胡粉是一種白色的粉末,蝶子還沒有飛舞,所以它們的顏色是白色的。而野櫻花則已經綻放,展示出鮮艷的紅色。通過這些描繪,詩人將自然景物與季節的變遷相結合,表達了他對秋天的感嘆。
接下來,詩人轉向社會場景,描繪了高高的樹上掛著秋千,月亮也像秋千一樣搖擺。墻頭上吹來了風,吹動著蓓蕾,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這些描繪展示了詩人對秋天活潑而美麗的景象的感受。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思念朝廷生活的情感。清晨從祠壇下來,多有詠史之情,衣冠之士正在侍奉大明宮廷。這里展示了詩人對宮廷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社會場景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秋天的感慨和思念宮廷生活的情感。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把握,詩人創造了一幅秋天的畫卷,讓讀者感受到了季節的變遷和生活的美好。
“獵獵墻頭蓓蕾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zhǎng wén méi sì jiāo wài jiàn jì bìng chéng hán zi huá
次韻和長文禖祀郊外見寄并呈韓子華
bó gū zhī yǔ zài sāng zhōng, xióng zhú cí fēi zì bù tóng.
鵓鴣知雨在桑中,雄逐雌飛自不同。
hú fěn wèi shēng qīng dié bái, yàn zhī xiān zhàn yě yīng hóng.
胡粉未生輕蝶白,燕脂先綻野櫻紅。
gāo gāo shù lǐ qiū qiān yuè, liè liè qiáng tóu bèi lěi fēng.
高高樹里秋千月,獵獵墻頭蓓蕾風。
xiǎo xià cí tán duō jì yǒng, yì guān fāng shì dà míng gōng.
曉下祠壇多寄詠,衣冠方侍大明宮。
“獵獵墻頭蓓蕾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