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棄明珠學緯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棄明珠學緯蕭”全詩
每嗟守印如枯木,欲棄明珠學緯蕭。
漸老但知貧賤樂,向來徒用歲時銷。
新年不管魚龍躍,安得乘風入剡樵。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次韻和永叔》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永叔》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省樹高槐雪壓條,
沉沉古屋蔽疏寮。
每嗟守印如枯木,
欲棄明珠學緯蕭。
漸老但知貧賤樂,
向來徒用歲時銷。
新年不管魚龍躍,
安得乘風入剡樵。
詩意:
這首詩以冬日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一種凄涼的氛圍。詩人描述了大雪壓彎了高高的槐樹,古老的屋檐遮掩了疏疏落落的住所。詩人感嘆自己守著官職如同枯木一般,渴望放棄明珠般的才能去學習隱逸的技藝。他逐漸老去,只知道貧窮和卑微的生活帶來的樂趣,徒然消磨歲月。他不關心新年時的繁忙和喧囂,而希望能乘風逃離到一個寧靜的地方。
賞析:
《次韻和永叔》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對隱逸生活的向往。槐樹被大雪壓彎,屋檐掩映著疏疏落落的住所,形象地傳達了冬日的凄涼景象,與詩人內心的寂寞和無奈相呼應。詩人將自己比作枯木,守著官職卻無所作為,渴望放棄官位去追求隱逸的境界。他感嘆自己的才華被埋沒,如同放棄了明珠去學習緯蕭(指古代琴簫的演奏技巧),表達了對自身境遇的無奈和對高尚藝術追求的向往。
詩人在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對貧窮和卑微生活的滿足與樂趣,這是一種對物質和名利的超越,體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追求內在價值的理念。他不關心新年的繁忙和喧囂,而希望能乘風逃離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尋找內心的寧靜與自由。整首詩以簡潔的筆觸和深邃的意境,傳達了詩人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展現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對隱逸生活的追求和思考。
“欲棄明珠學緯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yǒng shū
次韻和永叔
shěng shù gāo huái xuě yā tiáo, chén chén gǔ wū bì shū liáo.
省樹高槐雪壓條,沉沉古屋蔽疏寮。
měi jiē shǒu yìn rú kū mù, yù qì míng zhū xué wěi xiāo.
每嗟守印如枯木,欲棄明珠學緯蕭。
jiàn lǎo dàn zhī pín jiàn lè, xiàng lái tú yòng suì shí xiāo.
漸老但知貧賤樂,向來徒用歲時銷。
xīn nián bù guǎn yú lóng yuè, ān dé chéng fēng rù shàn qiáo.
新年不管魚龍躍,安得乘風入剡樵。
“欲棄明珠學緯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