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嗟歡已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共嗟歡已非”全詩
正如從我飲,還欲照君歸。
相逐影徒是,共嗟歡已非。
夜深依岸落,寒色入傷違。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次韻和玉汝對月見懷西軒》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和玉汝對月見懷西軒》
朝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坐見沙頭月,
復憐衣上輝。
正如從我飲,
還欲照君歸。
相逐影徒是,
共嗟歡已非。
夜深依岸落,
寒色入傷違。
中文譯文:
坐在沙灘上看見明亮的月亮,
再次憐憫起你衣上的光輝。
就像我跟你一起喝酒時,
它還想照耀你歸來的路。
彼此追逐的影子只是虛幻,
共同嘆息歡樂已經不再。
深夜里,寒色漸入傷感的離別,
在岸邊漸漸消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對月亮的觀察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
詩人坐在沙灘上,看到月亮的明亮光輝,心生憐憫之情,覺得月亮的光輝仿佛也想照耀著他心愛的人歸來的路。他與心愛的人一起喝酒時,月亮似乎也在關注他們的歡樂時刻。
然而,現實卻告訴詩人,他們之間的歡樂已經成為過去,相互追逐的影子只是虛幻的存在。詩人深夜思念心愛的人,感嘆歡樂已經消逝,而寒冷的顏色逐漸滲入了他的離別之情。月亮漸漸落下,象征著離別的痛苦與傷感。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月亮和離別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對離別的思念之情。同時,通過對月亮的贊美和對離別的痛感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人生變遷和時光流轉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深的離愁之感。
“共嗟歡已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yù rǔ duì yuè jiàn huái xī xuān
次韻和玉汝對月見懷西軒
zuò jiàn shā tóu yuè, fù lián yī shàng huī.
坐見沙頭月,復憐衣上輝。
zhèng rú cóng wǒ yǐn, hái yù zhào jūn guī.
正如從我飲,還欲照君歸。
xiāng zhú yǐng tú shì, gòng jiē huān yǐ fēi.
相逐影徒是,共嗟歡已非。
yè shēn yī àn luò, hán sè rù shāng wéi.
夜深依岸落,寒色入傷違。
“共嗟歡已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