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向金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形影向金微”全詩
肝腸辭玉輦,形影向金微。
漢宮草應綠,胡庭沙正飛。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歸。
分類:
作者簡介(盧照鄰)

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后人譽為經典。
《相和歌辭·王昭君》盧照鄰 翻譯、賞析和詩意
《相和歌辭·王昭君》是唐代詩人盧照鄰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分析:
中文譯文:
合殿恩中絕,交河使漸稀。
肝腸辭玉輦,形影向金微。
漢宮草應綠,胡庭沙正飛。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歸。
詩意:
這首詩詞寫的是王昭君的離別之情。在合殿,她受到了恩寵,但隨著朝代變遷,她與交河使漸行漸遠。她的心靈與身影背離了皇宮的繁華,逐漸陷入寂寥的境地。漢宮的草已經變成了綠色,而胡庭的沙土則被風吹散。詩人希望自己能夠像雁群一樣,在三個秋天中追隨她,每年都能一度歸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王昭君作為題材,表達了她離別王宮、與交河使分離的心情。通過描寫漢宮與胡庭的景象,展現了王昭君與時代的隔離感,以及她內心的孤獨和渴望。她心系著家國的同時,也懷念著先前的榮華富貴。詩人以三個秋天為象征,表達了他追隨王昭君的決心和對她的思念之情。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措辭,表現了詩人對王昭君的羈絆與眷戀之情。
“形影向金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hè gē cí wáng zhāo jūn
相和歌辭·王昭君
hé diàn ēn zhōng jué, jiāo hé shǐ jiàn xī.
合殿恩中絕,交河使漸稀。
gān cháng cí yù niǎn, xíng yǐng xiàng jīn wēi.
肝腸辭玉輦,形影向金微。
hàn gōng cǎo yīng lǜ, hú tíng shā zhèng fēi.
漢宮草應綠,胡庭沙正飛。
yuàn zhú sān qiū yàn, nián nián yí dù guī.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歸。
“形影向金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