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當酌大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當酌大斗”全詩
何言先一日,雙榼忽我歸。
借問遺酒誰,天宗分日暉。
明當酌大斗,黃菊羔醅肥。
李賀諸王孫,作詩字欲飛。
聞多錦囊句,將報慚才微。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答仲源太傅八日遺酒》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仲源太傅八日遺酒》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陶潛九月九,無酒望白衣。
何言先一日,雙榼忽我歸。
借問遺酒誰,天宗分日暉。
明當酌大斗,黃菊羔醅肥。
李賀諸王孫,作詩字欲飛。
聞多錦囊句,將報慚才微。
詩意:
這首詩是回答給仲源太傅八日遺留酒的。詩人以陶淵明(字潛)九月九日無酒,望著白色的酒衣為背景,表達了對酒的思念之情。詩人問道,為何說我提前一天,卻突然送來了雙榼(古代盛酒的器具)?請問這遺留的酒是誰送來的?天宗(指上天)劃分了日光的時間。明天我將會斟滿大斗(古代容量單位),享用著豐美的黃菊羔醅(黃菊花采摘下來的酒釀)。像李賀和其他王公貴族的子弟一樣,他們作詩時如同要飛起來一樣。聽說他們的詩句中充滿了錦囊般的妙語,這讓我感到自愧不如。
賞析:
這首詩以陶淵明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酒的思念和對文人才氣的敬佩之情。詩人陶淵明是一個以田園生活為樂的文人,他的詩作多描繪了山水田園的美景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在這首詩中,詩人以陶淵明無酒的情境作為引子,表達了對酒的渴望。他詢問遺留酒的來源,暗示了對仲源太傅的好奇和對他的贊嘆。接著,詩人展現了自己對美酒的期待,將要飲用的大斗黃菊羔醅,象征著豐盛美好的生活。最后,詩人以李賀和其他王公貴族的子弟作為比喻,表達了對他們才華橫溢的欽佩之情。他聽說他們的詩句中充滿了錦囊般的妙語,感到自己的才華微不足道,自愧不如。
整首詩通過對酒的渴望和對才華的敬佩,展示了詩人對陶淵明式的田園生活和文人風采的向往。同時,詩人也在表達自己的自卑之感,感嘆自己的才華不及李賀等人。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內心情感,展示了他對酒和才華的熱愛與向往,具有典型的宋代文人情懷。
“明當酌大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zhòng yuán tài fù bā rì yí jiǔ
答仲源太傅八日遺酒
táo qián jiǔ yuè jiǔ, wú jiǔ wàng bái yī.
陶潛九月九,無酒望白衣。
hé yán xiān yī rì, shuāng kē hū wǒ guī.
何言先一日,雙榼忽我歸。
jiè wèn yí jiǔ shuí, tiān zōng fēn rì huī.
借問遺酒誰,天宗分日暉。
míng dāng zhuó dà dǒu, huáng jú gāo pēi féi.
明當酌大斗,黃菊羔醅肥。
lǐ hè zhū wáng sūn, zuò shī zì yù fēi.
李賀諸王孫,作詩字欲飛。
wén duō jǐn náng jù, jiāng bào cán cái wēi.
聞多錦囊句,將報慚才微。
“明當酌大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