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云海上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云海上移”全詩
誰云海上移,能與潮浮至。
洞噓蛟鼉腥,廟畫風雷異。
云母今有無,庶為仙藥餌。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浮來山》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浮來山》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秦鬼驅卯沙,聚結無蒼翠。
誰云海上移,能與潮浮至。
洞噓蛟鼉腥,廟畫風雷異。
云母今有無,庶為仙藥餌。
詩意:
這首詩以浮來山為背景,描繪了山中的神秘景色和神奇的仙境。詩中描述了一系列與山有關的景象和傳說,以及與之相關的神話和神仙的存在。作者通過詩詞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對仙境的向往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秦鬼和卯沙為主題,描繪了浮來山的神秘景色。秦鬼和卯沙是山中的神怪,它們聚結在一起,使得山上沒有蒼翠的景色。詩中表達了山的神奇之處,暗示著這個山脈有著超凡脫俗的特性。
接著,詩人提到海上移動的情景,并與潮水的浮沉相對比。這里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進一步突顯了浮來山的神奇和不可思議之處。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洞穴內的景象,其中蛟鼉的氣息彌漫,廟宇中的風雷異響。這種描繪增加了神秘和超自然的氛圍,使讀者感受到與常人世界完全不同的仙境。
最后兩句詩提到云母,云母是一種傳說中的仙草,被認為具有仙靈的屬性。詩人暗示云母的存在與神奇的仙境相連,將其比喻為仙藥的餌料,表達了對仙境的向往和渴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浮來山的神秘景色和仙境氛圍,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對超越塵世的向往之情。它以神奇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吸引讀者,讓人陶醉其中,感受到超越現實的美妙。
“誰云海上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ú lái shān
浮來山
qín guǐ qū mǎo shā, jù jié wú cāng cuì.
秦鬼驅卯沙,聚結無蒼翠。
shuí yún hǎi shàng yí, néng yǔ cháo fú zhì.
誰云海上移,能與潮浮至。
dòng xū jiāo tuó xīng, miào huà fēng léi yì.
洞噓蛟鼉腥,廟畫風雷異。
yún mǔ jīn yǒu wú, shù wèi xiān yào ěr.
云母今有無,庶為仙藥餌。
“誰云海上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