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俊還復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得俊還復哂”全詩
日暖饑目開,風微雙翅緊。
草際鳴鶉驚,蒿間黃雀窘。
下鞲誠必獲,得俊還復哂。
碎腦此非辜,食肉爾何忍。
取樂在須臾,我心良惻憫。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觀放鷂子》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放鷂子》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白皙的少年子,帶著秋天的氣息,臂膀上停著蒼隼。
陽光溫暖,鷹隼饑餓的眼睛睜開,
微風吹動,雙翅緊緊地收攏。
在草地邊鳥鳴的聲音嚇到了鶉鳥,蒿間的黃雀也感到窘迫。
放鷂的人必定能夠得到收獲,他得到了漂亮的獵物,還得意地笑了。
碎腦的事情這次并沒有對不起,吃肉的你為何忍心?
取樂只在瞬間,但我心中卻充滿了憐憫之情。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少年子騎著蒼隼在秋天的郊外放鷂的情景。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自然景色和人物的生動形象。詩中描述了少年子的皮膚白皙、蒼隼的飛翔、陽光的溫暖以及微風的輕拂,形象地表達了秋天的美好與靜謐。
詩中還透露出一些人性的思考。作者提到鷂子捕食的情景,暗示了人們追求自己利益時對他人的傷害。作者以自己的視角感到憐憫,認為取樂只是瞬間的快樂,而對于他人的傷害卻是長久的痛苦。這種思考反映了作者對生命的關懷和對道德的思考。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以及對人性的思考,表達了對秋天的贊美和對生命的關懷,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思考。
“得俊還復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fàng yào zǐ
觀放鷂子
bái xī shào nián zi, qiū jiāo bì cāng sǔn.
白皙少年子,秋郊臂蒼隼。
rì nuǎn jī mù kāi, fēng wēi shuāng chì jǐn.
日暖饑目開,風微雙翅緊。
cǎo jì míng chún jīng, hāo jiān huáng què jiǒng.
草際鳴鶉驚,蒿間黃雀窘。
xià gōu chéng bì huò, dé jùn hái fù shěn.
下鞲誠必獲,得俊還復哂。
suì nǎo cǐ fēi gū, shí ròu ěr hé rěn.
碎腦此非辜,食肉爾何忍。
qǔ lè zài xū yú, wǒ xīn liáng cè mǐn.
取樂在須臾,我心良惻憫。
“得俊還復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