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道風霜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道風霜酷”全詩
始知天地仁,誰道風霜酷。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寒草》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草》是宋代詩人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寒草才變枯,陳根已含綠。
始知天地仁,誰道風霜酷。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寒草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天地間仁慈的領悟以及對人世冷酷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寒草為寫景對象,通過寒草的變化來表達作者對人世間情感和人性的思考。
第一句"寒草才變枯,陳根已含綠",表達了寒草在寒冷的冬天里雖然枯萎,但在春天到來時又重新長出了嫩綠的根苗。這種景象啟示了作者,讓他認識到天地間的仁慈和生命的復蘇。
第二句"始知天地仁,誰道風霜酷",通過對天地仁慈的感悟,作者開始思考人世間的冷酷和艱難。他質問誰能理解風霜的嚴酷,誰能體會到人世間的艱辛和殘酷。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寒草的變化象征著生命的循環和復蘇,而對天地仁慈和人世間的冷酷的思考則反映了作者對人性和社會現實的關注。通過自然景物與人情的結合,詩詞傳達了一種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思考和內心的追問。
“誰道風霜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cǎo
寒草
hán cǎo cái biàn kū, chén gēn yǐ hán lǜ.
寒草才變枯,陳根已含綠。
shǐ zhī tiān dì rén, shuí dào fēng shuāng kù.
始知天地仁,誰道風霜酷。
“誰道風霜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