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葉和煙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稚葉和煙貯”全詩
掛鉤帶月往,稚葉和煙貯。
一心恐蠶饑,搔首促儔侶。
到家傾嫩綠,刀凡為{左口右父}咀。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桑筥》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桑筥》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采采向桑郊,盈盈自持筥。
掛鉤帶月往,稚葉和煙貯。
一心恐蠶饑,搔首促儔侶。
到家傾嫩綠,刀凡為左口右父咀。
中文譯文:
歡快地去桑樹旁采摘,筥籃里裝滿了嫩桑葉。
掛著鉤帶著月亮前行,嫩葉和輕煙一同保存。
心里只怕蠶兒餓著肚子,不停地搔首催促伙伴。
回到家里傾倒一片嫩綠,刀子不停地剪,就像咀嚼食物一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蠶絲生產過程中的場景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蠶桑事業的熱愛和投入。詩中的“采采向桑郊”描述了詩人歡快地前往桑樹旁采摘桑葉的情景,展現了他對蠶桑事業的熱情。而“盈盈自持筥”則形象地描繪了筥籃里裝滿了嫩桑葉的景象,表現了他的努力和勤奮。
接下來的幾句詩通過描寫細節,展示了詩人對蠶絲生產過程中的細致關注。他把掛鉤帶月的景象與稚嫩的桑葉和輕煙貯存在一起,展現出他對細節的關注和對蠶桑事業的執著。詩中的“一心恐蠶饑,搔首促儔侶”表達了詩人對蠶兒們饑餓的擔憂,他不斷地搔首催促伙伴,顯示了他對蠶桑事業的責任心和關愛之情。
最后兩句“到家傾嫩綠,刀凡為左口右父咀”描繪了回家后將嫩綠的桑葉傾倒出來,并用刀子剪碎,仿佛在咀嚼食物一樣。這里的刀子被賦予了咀嚼食物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蠶桑事業的全神貫注和對工作的投入。
整首詩通過對蠶絲生產過程中的細節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蠶桑事業的熱愛和投入,展示了他的勤奮和責任心。同時,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語言和意象,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蠶桑事業的細致和繁忙,以及作者對此的情感。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蠶桑事業的魅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稚葉和煙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ūn duān sǒu cán shǒu shí wǔ shǒu sāng jǔ
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桑筥
cǎi cǎi xiàng sāng jiāo, yíng yíng zì chí jǔ.
采采向桑郊,盈盈自持筥。
guà gōu dài yuè wǎng, zhì yè hé yān zhù.
掛鉤帶月往,稚葉和煙貯。
yī xīn kǒng cán jī, sāo shǒu cù chóu lǚ.
一心恐蠶饑,搔首促儔侶。
dào jiā qīng nèn lǜ, dāo fán wèi zuǒ kǒu yòu fù jǔ.
到家傾嫩綠,刀凡為{左口右父}咀。
“稚葉和煙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