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欲竭其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欲竭其力”全詩
朝廷雖愛賢,不欲竭其力。
君歸頗得宜,湖上遂偃息。
男能智自謀,孫亦俛就職。
人事當置之,自可樂胸臆。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寄致仕余少卿》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致仕余少卿》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仕苦戀朝廷,多為老所逼。
朝廷雖愛賢,不欲竭其力。
君歸頗得宜,湖上遂偃息。
男能智自謀,孫亦俛就職。
人事當置之,自可樂胸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朝廷官僚體制的不滿和對自由退隱的向往。作者感嘆仕途艱辛,常常受到年老的限制。盡管朝廷也珍愛有才能的人,但卻不愿意竭盡全力支持他們。然而,當君主選擇退位歸隱時,湖上的政務漸漸平息。男子只要有智慧自謀其道,后代也會跟隨著就職。人事的變遷應當順其自然,這樣才能真正快樂地滿足內心的欲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涯的厭倦和對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的向往。作者通過對朝廷體制的批評,表達了對官僚困境的感嘆,同時對退隱的選擇抱有樂觀的態度。
詩中的“仕苦戀朝廷”一句,揭示了官員在朝廷中奔波勞累、艱辛求職的困境。作者指出,老年人常常成為限制晉升的障礙。
“朝廷雖愛賢,不欲竭其力”一句,表達了朝廷對人才的珍視,但卻不愿意全力支持他們,可能涉及到政治權力的斗爭和官僚體制的局限。
接著,作者表達了對君主退位歸隱的稱贊。“君歸頗得宜,湖上遂偃息”,意味著當君主遠離政務時,政務漸漸平息,官場的紛擾也隨之減少。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智者自謀生路的信念。“男能智自謀,孫亦俛就職”,這句話表明只要個人有智慧和能力,就能夠自主選擇自己的職業道路,后代也會跟隨著就職。
最后一句“人事當置之,自可樂胸臆”,表達了作者對人事變遷的寬容態度,認為應當順其自然,順應時勢,才能真正快樂地滿足內心的欲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官僚體制的批判和對自由退隱的向往,展示了作者對個體智慧和人事變遷的積極態度。
“不欲竭其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hì shì yú shǎo qīng
寄致仕余少卿
shì kǔ liàn cháo tíng, duō wèi lǎo suǒ bī.
仕苦戀朝廷,多為老所逼。
cháo tíng suī ài xián, bù yù jié qí lì.
朝廷雖愛賢,不欲竭其力。
jūn guī pō dé yí, hú shàng suì yǎn xī.
君歸頗得宜,湖上遂偃息。
nán néng zhì zì móu, sūn yì fǔ jiù zhí.
男能智自謀,孫亦俛就職。
rén shì dāng zhì zhī, zì kě lè xiōng yì.
人事當置之,自可樂胸臆。
“不欲竭其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