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得水底碧玉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又得水底碧玉腴”全詩
予傳澄心古紙樣,君使制之精意余。
自茲重詠南堂紙,將今世人知首尾。
又得水底碧玉腴,溪匠畏持如抱虺。
拜貺雙珍不可辭,年衰只怕歔歈鬼。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紙硯》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紙硯
文房四寶出二郡,
邇來賞愛君與予。
予傳澄心古紙樣,
君使制之精意余。
自茲重詠南堂紙,
將今世人知首尾。
又得水底碧玉腴,
溪匠畏持如抱虺。
拜貺雙珍不可辭,
年衰只怕歔歈鬼。
【中文譯文】
九月六日重登舟,
與潘歙州再和好。
二地出產文房品,
近來你我多愛護。
我傳你古時紙樣,
你親手制作精湛。
從此我更重視南堂紙,
讓后人知道它的好。
又得到水底碧玉腴,
溪邊工匠怕捧著它像抱著蛇。
你送我兩件珍品,
我不能不虛心領受。
只怕年老死后變成鬼魂,
還要為此歎息不已。
【詩意解析】
這首詩描述了梅堯臣和潘歙州在一起賞玩文房四寶,其中涉及到紙和硯。梅堯臣在詩中傳授了他所知道的古紙樣式給潘歙州,而潘歙州則用精湛的技藝制作了這種紙。此后,梅堯臣更加重視南堂紙,并且希望后人也能夠知道它的好處。此外,他還收到了潘歙州送給他的兩件珍品,他虛心地領受并感到非常感激,但他也意識到他已經老去,只怕不久后就會死去。
【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人梅堯臣寫給他的好友潘歙州的一首贈詩。整首詩以賞玩文房四寶為主題,展現了兩位文人對文房用品的熱愛和追求。詩句簡潔明了,抒情自然,充滿著詩人的情感和心理。特別是表達了詩人對南堂紙的重視和珍視,表現了他對文房用品的熱愛和執著追求。整首詩既有情感的表達,又有文房四寶的概述,是一首韻味十足、具有文化價值的佳作。
“又得水底碧玉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yuè liù rì dēng zhōu zài hé pān shè zhōu zhǐ yàn
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紙硯
wén fáng sì bǎo chū èr jùn, ěr lái shǎng ài jūn yǔ yǔ.
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愛君與予。
yǔ chuán chéng xīn gǔ zhǐ yàng, jūn shǐ zhì zhī jīng yì yú.
予傳澄心古紙樣,君使制之精意余。
zì zī zhòng yǒng nán táng zhǐ, jiāng jīn shì rén zhī shǒu wěi.
自茲重詠南堂紙,將今世人知首尾。
yòu dé shuǐ dǐ bì yù yú, xī jiàng wèi chí rú bào huī.
又得水底碧玉腴,溪匠畏持如抱虺。
bài kuàng shuāng zhēn bù kě cí, nián shuāi zhǐ pà xū yú guǐ.
拜貺雙珍不可辭,年衰只怕歔歈鬼。
“又得水底碧玉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